017 宋公明费力兴大学-《铁血悲情扈三娘》


    第(2/3)页

    吴用串讲了一遍,又对其微言大义细细剖析,足足讲了两个时辰。那些不识字的莽汉,一个个叫苦不迭。识字不多的鲁智深、武松等也对这些一点也不感兴趣,听着听着睡着了,打起呼噜。

    有两个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一个是小旋风柴进,另一个是一丈青扈三娘。柴进因为战功几乎没有,排在第10位,有许多人不服气。他觉得在“武”上面,没有法和别人比,就想在“文”上加把劲,让宋江等刮目相看。

    扈三娘现在变得特别聪明,觉得跟宋江对着干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只有顺着来,才能有报仇的机会。因此,学习上特别卖力气。她不想和男的比,只要把雇大嫂和孙二娘比下去,就大获成功。偷眼看二“雌雄”,一个闭上了眼睛睡着了,一个眼睛半睁也睡着了,还淌着“哈拉子”。

    李逵早就听腻了,睡了一觉,见吴用还在那里不停地讲着,终于忍不住跳起来,一拍桌子道:“公明哥哥,你指挥到哪儿,我就打到哪儿;让我杀谁,我就杀谁。——学这些‘鸟语’有个鸟用?”

    第一堂课,不欢而散。吴用感到十分沮丧。宋江拍拍他的肩膀说:“军师不用烦恼,后天我来授课。不出三天,我让梁山泊所有的人,把这一诗一词倒背如流。”

    吴用将信将疑。

    次日一早,梁山泊宣传板林立,到处书写着这一诗一词。忠义堂的门上贴着巨幅告示:

    从即日起,所有人俸禄减半……

    夜间的口令全改了,用的都是这一诗一词的词句。巡夜的喊:“自幼曾攻经史。”夜行的答:“长成亦有权谋。”

    正在人们议论纷纷中,宋江夹着讲义,后面跟着小喽啰8人,每两人抬一筐雪花银。

    宋江立在忠义堂的讲坛上,清了清嗓子说:

    “关于这一词一诗的含义,军师讲得很明白,我就不多说了。我要说的是:这一词一诗,不但梁山泊的将领,就是扫地的,打水的都得背下来。我历来奖惩分明,背下词的奖银10两,背下诗的奖银20两。一诗一词都能背熟的,奖银50两。一个也背不下来的,革去所有俸禄,到马棚喂马。”

    矮脚虎王英不学无术,记忆力也不好,背诗已经费了好大的劲儿。那词怎么背,也记不住

    “娘子——”王英笑嘻嘻地进了“兰屋”,“你教我个‘绝招’呗,公明哥哥的那首词,我就是记不住。”

    “我懒——”扈三娘一想,如果王英背不下来,家里进的钱就会少,生活就会下降,不管怎么说也是名誉上的两口子,经济上还是捆在一起的。

    “我说一句,你念一句——”

    王英跟着扈三娘念。念了有十遍,她让他背,可是没有用,背了上句忘下句。教了一百遍后,还是背不下来,扈三娘气得不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