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朱成功(3)-《复明1659》
第(2/3)页
“放!”
第二排士兵也举起了鸟铳。
三排放空,空地上留下一层白色的硝烟。士兵们晃了晃麻木的肩膀,擦了把汗,把枪背在背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在鸟铳兵后面的,则是被十几匹毛色,体型不同的牲口拖着的重炮。这些在攻城中没发挥太大作用(南京的城墙是被火药棺材爆破开的)的重炮此时在街头排上了用场----当然,不是对付顽抗的清军,而是用于炫耀武力。
几千斤重的铜铁铸成的管子,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一些迷信的愚夫愚妇甚至对着大炮磕起了头,祈求以后炮弹不要砸到他们。看到两旁那些惊呆了的百姓,炮手们咧着嘴笑了起来。
“王爷,往前几里路,就是东虏的两江总督衙门了。”
“知道了,”朱成功在轿子上挥挥手让亲兵下去。
“是。”亲兵刚要离开,朱成功又想了想,“让他们把所有,鞑子留下来的各种牌匾全部拆下来,里面的黄册,档案全部封存,若是弄丢了拿他们是问!”
亲兵领命离开,朱成功又恢复到了狂喜之中:南京城,真的被他打破了!
夺回南京,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而且也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南京位于京杭运河和长江的交点。占领南京就等于,清廷会失去长江以南的所有财政收入,而自己则顿时多了一个聚宝盆!自烈皇殉国以来,大明的局势就一天比一天坏,竟然在自己手上翻转过来了!明末超过一半的财政收入来自南直隶,浙江和湖广,清朝初年同样延续了这一经济格局。虽说此时已经有漕运不如海运的声音,可是清军水师连南京都过不了,海运给郑家送军粮么?
稳定了南直隶,就可以通过长江,和川东十三家合并武昌,从而彻底控制湖广粮仓,西入四川,东虏北南两隔,便可迎陛下回明…
“可是,陛下若是回到南京,吾功高震主,又该如何自处?吾并不敢,也不愿取而代之,但吾更不愿狡兔死,走狗烹啊。”
明朝一开始就砍功臣,想到这个,朱成功就感到背后凉飕飕的:虽说,除了袁崇焕,还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砍军阀,但这位皇帝连南京城内郎廷佐,蒋国柱的算盘都能猜到,甚至能推算出自己北伐!相隔数千里竟能如此,难道当今天子真的是真龙转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