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阿瓦城(5)-《复明1659》
第(2/3)页
一直到十八世纪初发明卡座式刺刀之前,长矛手都是古代战争中主要的伤害输出者。朱元璋北伐时期的步兵,甚至干过步兵反冲击包围骑兵的事情。跟在骑兵后面的这些长矛手只有六百人,但其中经历最少的也是在贵州入伍,经历过数年明清战争,素质也就略逊于覆灭于浑河的浙军了。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过城内的明军哪一块都是好钢。
李定国之所以不关南门,就是打算以这支骑兵作为后手。从传统观点来看,因为街道狭窄,所以巷战步兵比骑兵适合。但李定国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利用了叛军的心理盲区,而且还利用了这条笔直的大道,提前清扫路面,使得骑兵发挥了远超预期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贼人或变成一滩肉泥,或变成步兵长矛下的俘虏,城下的敌人正在急剧减少。
孙崇雅见到贼人退去脸上大为欢喜,架起燧发枪小手一勾,一个逃跑的缅人应声倒下。
耳边立刻传来部下拍马屁的赞叹声,可他刚面露喜色,身后却传来了一声巨响。
回头望去,只见远处路口原本是街垒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大坑。三斤炮打了几个滚滚到一旁,鸟铳长矛等物则随着驻守的明军一同上了天。
孙崇雅刚想到此处必有潜藏的贼人,就见到旁边的宅子里冲出几十个提着各色武器的武士,朝着大坑里的明军补刀。随后,他们一齐冲向皇宫方向。
更远的地方响起了第二次爆炸声,同样的也冲出来一群人。巨大的爆炸声甚至传到了城外,近处甚至有房子被震的塌了墙的。趁着明军晕头转向的时候,早有准备的叛军朝着明军乱砍乱杀。孙崇雅看不清那么远的地方,索性转过头面对城下。
两支叛军很快汇合成一只数百人的队伍,他们把无用的火铳踹的远远的,手中紧握从尸体上扒下来的长矛和腰刀。有些人还试了试,内心赞叹果然明人的武器就是好用。
……
在聚集着缓则大佬的宅院里,争论了一夜的缓则们终于闭上了自己的嘴巴。除了几个汉人文官,都亲自抄了家伙,点了火药冲出院子。
一声巨响,早已捂住耳朵紧紧闭嘴的缓则们飞步越过台阶。
可面对他们的却不是已经被震晕过去的明军,而是一排端着鸟铳的明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