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咒水(2)-《复明1659》
第(2/3)页
“微臣愿为陛下效死!”连长腿上还裹着甲裙,却丝毫不在意的跪了下来。
朱由榔伸手轻轻把他扶了起来,还替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和这位几乎要哭出来的汉子检阅了整支队伍。
从头走到尾,又从尾走到头。朱由榔在中间停了下来。
“将士们!”
人到中年的朱由榔试图调整自己的气息,让声音更加洪亮一些。
“朕知道,大家度过了同以前完全不同的几十天。从六月底光复阿瓦城开始,每一个连都多了一名教导官。他们中间有的是朕曾经教授过的老兵,有的则是没什么功名,却愿意一路跟随朕的秀才童生。朕之所以要给大家配这么个官儿,是因为不想大家为朕卖命一辈子。”
“朕仔细看了看大家,现在应该都是二十来岁,正是身子骨有力气的时候。可是,待你们四五十了,还能上阵么?”
“须发皆白,愿效死!”
朱由榔微笑着摆了摆手,知道这种话是事先训练的。不过,他并不怀疑士兵们的赤诚之心。“朕知道你们对大明,对朕忠贞不二,但是,那时候还要大家上战场,岂不是说明我大明无人了么?”
士兵们一想也是,自己这代人老了还有后生仔呢。严苛的军纪让他们并不敢应和皇帝的说笑声,但眼神却掩饰不住。
“自然,只要大明没有被鞑虏赶进海里,大家那时候必然是可以离开军营安度晚年的,朕听说,这里的大多数人,还没娶个婆娘呢。”
士兵们爆发出一阵笑声。
“朕曾见过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他们中的很多人,三十多岁就已经由于繁重的劳作而全身疼痛,虽说大家不事农作,可之前五日一操,三日一操,现在一日一操,想来也不比农人轻松。所以,学了文化,对大家有好处。”
虽说学了一个多月的俗体字,一些人也渐渐体会到了不再当睁眼瞎的好处。可是,正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以实用为主一样,对于一时间看不到有什么用的技能,不少人还是秉持着得过且过的态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