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大江南北(1)-《复明1659》


    第(2/3)页

    在风中冷静分析了当前局势,郑袭却没有任何计策可以彻底改善这段极其危险的窗口期。这是闽王府战略上的失误所带来的,只能依靠硬消耗来弥补。

    “啊嚏…!”郑袭的喉咙有点儿痒,寒风一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两天过去,郑军同清军的斥候接触越来越多,从偶尔的游骑打个照面变成了一小队一小队的交战,随着一次次人马碰撞,笼罩在两军之间的战争迷雾也渐渐散去。斥候每次放出到回来的时间越来越短,回报的消息也越来越详细,在那张花费了数月时间绘制的扬州地图上,一副简略的作战态势图显现出来:

    在府城东面的万寿镇附近,约莫有一支万人左右的绿营兵,看旗号应当是刘良佐的部队。西面的仪真县附近则有鳌拜所领部队混同一些绿营兵一同活动,在乡野之间“打粮”。而在正北方的邵伯镇一带,则竖立着各种各样的旗号,有正红的,正白的,镶白的…绿营里的总副参游就更多的数不清,粗略一算也有四五万人。

    清军兵分三路,一正二奇,就像一只挥舞着两只大钳子的螃蟹。而扬州城,就像螃蟹嘴里的美食…

    鼓声咚咚响起,等待多时的众将交了随身兵器,挺胸叠肚走进侯府内院。熟悉的人互相用眼神示意小声交谈,非嫡系的将领则紧张的观察四周。门前排列着一拨挂着铁甲,拄着涂了金粉三叉戟的高大武士,虽然三叉戟不如长矛好使,但郑袭真要当场杀人,就是这些人全部空手都能做到,这戟主要还是发挥装逼作用。

    穿过两道长戟森林,将领们上堂各自找到位置坐下,屏声静气等待着正主的来临。此时军法有十七禁五十四斩之说,即使实际执行中没那么严苛,但混到能参加此次军议的地位,选择性执法是心照不宣的,在这里要是瞎BB什么,说不定就被侯爷借脑袋吓猴子啦。

    郑袭换了一身火红的戎装从后面走出,坦然接受了众将的下拜。地图一挂起来,郑袭就自说自话:“东虏已经从三个方向扑过来了,按照斥候们的回报,三路人马最少五万大军,咱们堂上带的,加一起估摸着肯定不到两万。”

    “东虏马多人多,咱们马少人少。出城野战自是不成,但要是把城门封死,那也不成。”郑袭用手指指了指地图上的城墙,“吾令人在城外修筑了堡寨,现在业已完工,就以两个奇兵营守此几处堡寨。”

    奇兵营的原意是指明朝武官体系中副总兵所带领的部队,而扬州的奇兵营则是郑袭收编的原绿营杂牌军,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类型。要是扬州城下恶战一场伤亡惨重,说不定这三个员额三千,实际两千的营就要撤编啦。

    被点名的三个副总兵对视一眼,出列领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