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大江南北(2)-《复明1659》
第(3/3)页
好,既然干爹要演,那我这个倒贴钱的干女儿就要让干爹演爽了!
香菱话音未落,几个同香菱要好的姐姐妹妹们立马凑过来表忠心。
“没什么,只是扬州城里粮食紧缺,吾左想右想,也不知道该如何筹措粮食,这扬州府城里没得田地,只能坐吃山空。”
“老爷,吾家虽然只是殷实之家,但也愿省吃俭用,尽绵薄之力…”
“吾家也愿献上两千石粮食,解老爷燃眉之急…”
有人开了头,其他人也只好跟着出价,而且还唯恐出价不够早。要是被干爹认为是在观望风色,那自己恐怕后半辈子都得待在冷宫里。你说娘家的影响?真对不起,在郑袭同学被赶出扬州城之前,只有他影响别人的份。
很快,数万石粮食的空头支票就被郑袭的后宫团开了出来,女人们各自回房去找贴身丫鬟,派人回娘家报信去了。要是史阁部大人知道还有这种方法筹集粮草,估计得从地下气的爬起来指着郑袭鼻子大叫mmp:当年老子连高杰想让自己儿子认我为干爹我都嫌他是武人没同意,你这个便宜侯爵竟然和一群商人玩政治联姻?大明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此时,我们的郑袭同学正翘着二郎腿,把每个人的“支票”和她们的家庭联系在一起,来判断这些家庭送来的女人的地位如何。
扬州城内最大的商人势力是来自徽州府的盐商,其次则是来自太湖,浙江等地的盐商。总之,都是依靠垄断行业吃饭的。这些人送来的女人的地位,可以说直接表现出他们对郑袭的信心。郑袭很清楚的记得,自己真正感受到花花轿子众人抬的时候,是在郑军攻克徐州前后,因为这表示郑军的足迹辐射了绝大部分盐商们的商路,但是现在,盐商们的商路被清军压缩的越来越短了。分布在各地的商业关系网让他们的情报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郑袭,有可能在某些时候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
要知道,这些盐商,都是养着家丁的。单独一家盐商的家丁郑袭一根小拇指就能捏死---其实哪怕所有的家丁抱团也会由于训练和武器装备等因素被扑灭,但如果在出现战事胶着的时候…城内突然跑出来几千个壮丁,哪怕是到处丢火把,郑袭都得抓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