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之后没几天,竟然传出参知政事鲁宗道暴病而亡的消息,终年六十三岁。 群臣哗然。 太后亲临祭奠,赐白金三千两,赠兵部尚书,封谥号“肃简”。至此,太后刘娥之威无人敢违。 再后半月,“长宁节”的正日子终于到来。 此次长宁节的庆祝活动空前绝后。 一早,太后刘娥便穿上深青色的祎衣大礼服,头戴花株冠,足着珍珠如意履,升坐崇政殿接受朝拜。 先是由官家赵祯带领百官为太后上寿。 历朝历代的皇帝只拜天地、祖宗,何时为他人下跪叩拜过? 当范仲淹、晏殊等人听官家要为太后行叩拜礼拜寿时,差点当场撞死。 然而赵祯贵为天子,不顾范仲淹、晏殊等人的反对,以皇帝之名为太后行叩首拜寿,百官随其身后亦拜,口中称颂:“恭祝太后长宁万寿,万岁千秋。” 紧接着宰相王曾宣读贺词,之后,鸿胪寺卿引契丹、党项、安南、大理等国使节依次为太后上寿。 回到后宫,两位大长公主,既先帝的两个妹妹,赵祯的两个姑姑,率皇室一众公主、郡主、各级官员内眷命妇来为太后上寿。 随后,叶沛率众宫人为太后刘娥拜寿,叶沛叩头称道:“儿臣祝愿母后长宁万寿,万岁千秋!” 再之后,宫内大宴百官、命妇、皇亲国戚、外国使节等上万人。官家下旨,全国放假三日,共同庆祝长宁节。 到了傍晚,长宁节花灯燃放。太后刘娥带着官家及百官登上宣德门城楼观灯。 只见整个汴梁城龙飞凤舞,花开千树,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从宣德楼上望下去正对御街,此时百余步宽的御街上站满了百姓。 等太后刘娥及官家赵祯登上城楼,十几万百姓同时山呼:“祝太后长宁万寿”,其声震天动地,远传十里。 之后太后刘娥亲手点燃一盏琉璃灯,御街两旁几十座鳖山灯火同时燃放,照亮了整个天空,再之后百姓游览观灯,此夜不禁宵夜,热闹程度超过了每年的上元节。 刘娥微笑着朝城下挥手,心中感慨万千。 她眼前突然出现一个场景,与今日的场景重叠在了一起,像宣德门城楼下的走马灯一样转啊转,让她分不清今夕何夕…… 那是四十年前她第一次来到汴梁城的时候,正巧遇到那一年的上元节灯会。 整个东京汴梁都沉浸在一片喜乐祥和的气氛里,到处都是花灯,照如白昼,游人如织,汴梁城好似没有夜晚一样,热闹非凡。 汴梁城就是繁华,繁华到刘娥不能想象。各式各样的花灯摆满街道,几十米高的鳖山灯火辉煌,刘娥从没见过这样宏伟的巨灯。 街道两旁高楼林立,买卖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商品琳琅满目。 街上的女孩子们头上都带着好看的饰品,蛾儿、雪柳、黄金缕,刘娥看得眼花缭乱。 只穿着一件单衣的刘娥好奇地四处张望,所有的东西都那样新奇,她的眼睛都不够用了,哪里还顾得上冷不冷。 突然,一声巨大的炮竹声吓得她紧紧地抱住龚美…… 汴梁城真如传说中所言,遍地金银、极多贵人。 为了生计,十二岁的刘娥进了瓦肆为贵人们说唱鼓书,她说了无数古人的故事,她知道了武则天,知道了杨贵妃,知道了汉高祖,知道了楚霸王…… 聪明伶俐的刘娥一唱便唱红了半个汴梁城,她也因此遇到了自己人生的贵人——时为韩王的赵元休,既后来的宋真宗赵恒。 赵元休对她一见钟情,强行从龚美手里买下了刘娥,又因为太宗的反对,刘娥被赵元休包养在别苑里。 十六岁的刘娥才知道“贵人”难当,那一年,她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她成为了不愁吃穿的“贵人”,可她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失去了爱情,失去了未出世的女儿,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她经历了太多痛苦。 她才知道那些话本里的爱情故事都是骗人的,命运对她那样折磨,卑微的她却不能做出一点反抗。 不! 她要抗争,她要改变,她励志要做命运的主人,她发誓要血债血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