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伤兵-《大唐小庄主》


    第(2/3)页

    将两个大师傅送走,李立这才发现自己的这个合伙人整个人呆呆的,这不应该啊,相传程处默可是一个能搞事的主,怎么可能会有这种呆傻的时候?

    “没事,没事。”

    没有从李立这里得到准确的答复,程处默也就没有直接开口询问答案。

    他不问,但李立要问啊,他在这个时代可是没有一点人脉的,虽然自己计划的很好,但是这些伤病可不是自己这么一个小孩能接触的。

    “不知程家有没有合适的伤兵,虽然窑口的事情不难,但是我还是有要求的,怎么说也要是两手健全的。”

    李立很严肃,他不想自己本是好意,最后却做了坏事而得不偿失。

    “你确定你真的要找一些伤兵?”

    程处默还是有点不相信,伤兵在外面人眼里那可都是拖累。

    “确定,而且伤兵,老兵才是我以后主要找的,我相信能上战场将生死看淡的人才是值得敬佩的,这些人可能不识字,是大老粗,但是他们对于大唐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

    “而且你也不用担心,他们就是过来做事的,也不用将户籍迁成官奴,这件事我会跟皇上说的。”

    虽然军籍与匠籍跟农籍不能比,但是军籍至少能有土地可领,远不是工匠籍能比的,在唐朝的户籍制度中,这些匠人都是以“丁奴”“官奴”“户奴”等称谓存在的,从这点就不难看出这些人在世人眼中是个什么地位,可能就比家奴要好上几分。

    而且,唐朝还延续了隋文帝时期“工商不得仕进”规定,断绝了匠人入仕的可能,古代的户籍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家局势,但户籍制度最大的弊病就在于其是世袭制的,只要一代人选择了这种职业,以后的后代职业就不易改变,想要改变阶级的想法也就跟镜花水月一样虚幻。

    既然自己要用人,当然是要真心相待的,孙李两人的户籍自己是无能为力了,但其他人怎么也要想想办法才行。

    顺便,李立还想着自己能改变李世民的想法呢,这位皇帝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出的灵感,在其在位期间还说出过:“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这段话,他的后人更是将此奉为限制工商入仕的金科玉律,还造成了工商从业者地位卑贱的看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