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作为母亲,是发自肺腑的高兴,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值得。 “仲兄!” 一声稚嫩的呼喊响起,赵括连忙看去。 一名十岁男童站在母亲身后。 这是赵括的弟弟,赵同。 赵括蹲下身来摸着赵同的头,笑道:“同儿,哥哥走后,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一定要替为兄照顾好母亲,听到了没有。” “嗯!”赵同认真地点点头:“请仲兄放心,同儿一定会保护好母亲的。” “好。” 赵括扭身解下腰上一把短剑放在赵同的手里。 “这把短剑是父亲所赠,今天我要将它转赠给你,希望你快点长大,长成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将这把向往已久的短剑接在手中,赵同稚嫩的脸上马上现出一丝兴奋。 “好,同儿一定!” 又揉了揉赵同的头,赵括这才站起身,看向母亲。 “母亲,孩儿告辞!” “去吧。” 赵括一甩披风大步走向车驾,伴乘赶紧伏在驷马车驾旁,赵括抬脚踩着伴乘的脊梁,在侍卫的扶持下蹬上车辕。 回身望了一眼众人,赵括拱拱手,随即抽出长剑,剑指长空。 “出发!” “启程!” “吼,吼,吼!” 旌旗如云,戟钺生辉,伴随着号角长鸣鼓声震天,护军将士齐声高呼。 一万护军方阵和二十辆战车十辆辎重牛车在万人瞩目之下缓缓启程。 赵括立于车头,肩负着赵国兴盛的希望,在耀眼的阳光下,显得伟岸而挺拔。 大军扬起一阵烟尘,渐渐消失在了茫茫山野之间。 此去长平三百六十里,大军需要四天路程方可抵达,崇山峻岭山路险恶,沿途驿站稀少,唯有宿与山野之间。 神将白起,谁与争锋? 赵括眉头紧锁,誓要与他碰上一碰。 究竟是灰飞烟灭,还是万古长青,对赵括来说,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