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封密信一旦送出,也就意味着将钓上一条大鱼,能不能接得住,就要看主将的未雨绸缪了。 “粮道已便,明日午时,举兵破城……” 赵括低低地念着三句话,仔细品味着其中的意思。 最重要的信息,便是他们准备从粮食上入手,由内而外突破赵军的防线。 发起突袭的时间段定在午时,正是吃了饭之后的两个小时。 吕不韦从秦军那里带来的粮食,赵括已经亲自查看过,正是掺杂了大量巴豆,准备在赵军全体汆稀时,一举打守备军一个措手不及。 由此不难推断,明日的重要节点,正是食时的这顿饭。 如果潜入大营的秦军不傻,就一定会想办法将这批军粮作为明日的食材,尽快让将士们吃到肚子里。 而等所有人经过两个小时的消化,巴豆已经充分发挥其效用时,秦军一定会采用突袭对守备军发起总攻。 到那时,秦军主力来到,而大营中扮成民夫的秦之锐士会里应外合,彻底打通从西营到赤丹的粮道,从而一举将长平完全包围,扼制长平的咽喉,使得赵军动弹不得。 好一个天衣无缝的作战计划,如果没有察觉,这必定会打赵军一个措手不及。 让吕不韦去买粮之初,赵括就想到了秦军一定会在粮食上做文章,想到了他会派锐士假扮农夫,也想到了在送粮之时突起发难。 但就是没想到白起的手段,竟然阴狠到了这个程度,不惜以十万石粮食的代价,将赵军的防线彻底摧毁。 不过现在赵括已经对敌情了如指掌,接下来怎么做,就要各凭本事了。 既然现在粮食这么贵重,要是弃之不用岂不可惜? 赵括在小农意识的作祟下,忽然心生一计。 想到这里,赵括即刻找来一个木牍开始伏案奋笔疾书。 “明日午时,尽起弓弩兵藏于西城头,没有将令,不得出城迎战!” 写完吹干木牍上的墨迹,找来心腹将之连夜送往长平,交与廉颇老将军手中。 相信廉颇在看到这封密信时就能猜到,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高光时刻即将来临。 只要看到这封信,赵括根本就不用担心廉颇会擅自行动。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不到最佳战机,绝不会轻易出手。 赤丹峡中的晨光,总是会比平原地区来的更晚一些。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出现,整个山谷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处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一大早,杜鹃鸟在赵括的帐前叫个不停,赵括正在帐中看信。 赵王送来了好消息,说已经和韩魏两国君王联系好,准备借给赵国五十万石粮草共抗秦军。 放下木牍,赵括哼了一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