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冒着漫天风雪,黄河故道上出现了一辆又一辆的驴车,将吕不韦收购的所有麦秸都拉到了赵国。 秦王稷得知这个消息,连忙召集来包括范雎在内的几位文官,想要让他们帮忙分析一下,赵括高价收购这么多麦秸意欲何为? 但是经过秦国智囊团的一致分析得知,赵括这样做的目的可能只有一个,赵国急需粮草储备,没办法直接收购小麦,只能退而求其次购买战马吃的草料,准备在开春和秦国大战一场。 闻言嬴稷放声大笑起来,声称赵括这是在自取其辱,战马吃饱了人吃不饱,依然改变不了战败的结局。 于是不再阻拦,放任吕不韦疯狂收购麦秸。 望着城外堆放的成千上万吨麦秸,赵王丹站在城头,任凭寒风打在脸上,也难掩其深深的担心。 “蔺相,你可知太昌君此举意欲何为?” 蔺相如拜下道:“微臣不知。” “哎,真是有钱烧的……” 赵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赵国人人都知道,此次赵括一举灭了燕国,从蓟都足足往邯郸拉了上百车金银财宝,除了给赵王象征性地留了一些生活费以外,剩下的全部充入国库。 原本赵丹还有些沾沾自喜,觉得赵括真乃治世之能臣,转眼间就解决了赵国财力不足的困境。 可是没想到,还没等这些钱暖热,就被赵括拿来全部换成了没什么卵用的麦秸,这让他如何不气? 但气归气,赵丹对赵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一甩袖子走下城头道:“待我明日早朝,当面质问与他。” 翌日,正阳殿下。 赵丹头戴冕冠身着蟒袍,稳坐上位目视着下面两边的文武百官。 “大王,邯郸学宫昨日收缴学赋,共计一万六千余钱,已全部纳入国库,请大王签收。” 说着赵括一挥手,几位廷卫便抬着一箩筐竹简放在了赵括身边。 这些竹简上,记录着缴纳学赋的花名册,要同金银全部纳入国库,记录在案。 “善!”赵丹吐出一个字,廷卫们又再次抬起,送入殿后。 赵丹犹豫了一下正欲开口,却看到赵括再次上前,手中多了一个木筹。 “启禀大王,已近年关,学宫讲师薪酬共计三万钱,请大王示下是否如数发放?” 宦使令上前将赵括手中木筹接过,呈与案前。 赵丹无力地吐出一口气:“准。” 这边宦使令刚走,赵括手执笏板又开口道:“启禀大王,学宫学生日益增加,原有学堂已不能容纳,臣请大王批准,批款增建校舍。” 赵丹心肝一颤,问道:“尚需多少钱两?” 赵括抬头道:“不多,十万钱即可。” “什么?十万钱?!” “嘶~” 赵丹的五脏六腑瞬间都是一阵颤抖。 “这些校舍非建不可吗? 赵括如是答道:“非建不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