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嬴稷一拍几案震地上面的铜皿哗哗作响。 范雎拜与下首劝慰道:“君上切莫动气,此事当从长计议。” 嬴稷站起身道:“传令下去,即刻动身,这便随孤回咸阳!” “臣遵命!” 等范雎退下组织人手的时间,嬴稷一直负手而立,深邃的目光望着帐外天空。 他就不信,六国何以在一夜之间竟有如此胆气,胆敢联合挑战秦国霸主的地位。 由全铜打造的驷马轺车辚辚出了行辕,被众多精骑护送着一路向西,朝咸阳驶去。 嬴稷端坐在轺车之中,双目微闭。 自从离开洛阳,嬴稷的心中仿佛压着一座大山,而立于山峰之巅的,正是在东宫中趾高气昂的赵括。 “君上,天色已晚,前面就是函谷关,可在关中歇息一夜,明日继续赶路。” 范雎拜道,嬴稷这才缓缓睁开眼。 “准!” “喏!” 嬴稷长长舒了一口气。 直到听见函谷关三个字,压在他心中的大山,才土崩瓦解。 函谷关,地处崤函山脉之中,北依黄河,南面山峦地势险峻,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雄关,因其关前狭长的峡谷而得名,是秦国睥睨六国最大的屏障。 嬴稷掀开车帘,一座雄关立刻映入眼帘。 函谷关上,遍插秦国玄鸟旗帜,精神抖擞的威武锐士傲立其上,在夕阳余晖的映射下,犹如铜浇铁铸,刀枪不入。 “哼,六国,六国又算的了什么,有函谷关之利,我秦国进可攻退可守,岂是赵括小儿轻易能够撼动!” 看到嬴稷的轺车缓缓驶来,关令伊连忙组织关吏打开城门,迎接秦王入关。 望着两列兵卒甲胄分明,气宇轩昂,嬴稷心中顿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昂首挺胸迈着从容的步伐踏入关城。 他要在今晚,就谋定抗击六国的国策,随时准备迎接百万盟军围攻。 日暮西沉,迷雾皑皑。 东宫城外的赵国行辕却分外热闹。 既然已经确定了五国伐秦,各路君候纷纷按捺不住,前来找赵括商量对策。 “一旦开战,事无巨细,军中大小事务,还需太昌君多多指教。” 楚王熊完兴致勃勃地抬头对赵括道。 齐王建连忙停箸笑道:“孤提议,推举太昌君为伐秦盟主,各路诸侯皆由他一人指挥。” 韩王笑了笑,看向魏王。 但是魏王却有自己的打算,傍晚时分,国相公孙衍送来密信,言明要务必提防赵括,以免赵国顺势将魏国的便宜占了去。 “以本王之见,倒不如各自为战,互通有无,此举一来可以避免盟军孤注一掷,二来则可以发挥部队机动性,灵活出击四面开花,如此才是上策。” 赵括一挑眉毛,饶有兴趣地看着魏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