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括慨然道:“无碍,此事我已有打算,将来等我亲手拿下,送给爱徒。” 说完便大步流星地踏上轺车,只留下韩非呆呆地立在原地。 好霸气的师尊,好强硬的态度。 举手投足间,就将渑池这个重要的城池,随手送给爱徒,这份豪气,上哪里去找? “记住,回去让韩王洗干净屁股,当好他的韩王,不要胡思乱想,回去吧。” “学生拜别师尊。”韩非怔怔地拱手,好似魂不附体。 赵括露出一抹笑意,随即放下车帘,车夫催动下,轺车缓缓起步。 望着赵括渐渐消失在夜色中,韩非久久矗立。 韩国坐拥天下最大的铁矿和最好的铁坊,却随着历代韩王的昏聩无能渐渐被挤到了战国七雄的边缘。 但是嬴稷惦记的是韩国护卫京畿要隘的地理优势,却没想到,赵括却惦记的是韩国的铁器。 由于如今锻造熔炉的温度不断提升,对于廉价的铁器取代铜器的趋势越发明显,这从农户手中的锄头镰刀就不难看出,在不久的将来,铁器必将是耕种良田和打造兵器的重要物资。 有了充足的铁,农田得以充分利用,兵士手中的武器和甲胄,都会变得更加锋利坚固。 这是一个强国必不可少的有力保障,赵括怎么可能会忽略这一点。 虽然诸侯们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绝没有赵括认知的更加深刻。 明日,既是各路诸侯拔营回朝的日子,赵括准备借此机会,和韩王签订合约,共同开发位于洛阳以西的宜阳山矿。 但是这件事不能坐的太明显,需要让韩非传信,然后与韩王在宜阳汇合。 韩国的开国都城在平阳,基本和魏国都城安邑肩并肩,当时魏国可是七国中的霸主,一口气打到河西百里,让秦国不敢正视。 可是回头又盯上了韩国,不得已韩国要避其锋芒,只好迁都,因为宜阳境内存在的大量铁矿资源,便将国都定在了宜阳。 之后没多久的马陵之战,魏国直接被韩国请来的齐国帮手孙膑给打残,直接沦为二流国家,韩国才辗转把国都迁到远离战争核心地带的新郑。 宜阳距离渑池不足百里,而秦国的大军,就驻扎在渑池,随时把持着韩国的命脉,不容许他国染指。 正因此,要想得到宜阳铁矿,就必须和秦国争个高低。 渑池,赵括势在必得。 不过这件事之所以要秘密洽谈,正是因为若被嬴稷察觉,定然会增派重兵把守渑池,从而让赵括陷入被动的局面。 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韩国一直是战国的间谍活跃之地,而位于中原腹地的宜阳,更是可以称之为四海汇聚的焦点。 大街上南来的北往的,看似商贾如云,其实随便拽一个人问明底细,除了做铁器生意的,就是路过准备去往其他国家刺探谍报的斥候。 赵括的这个提议,让韩非表示佩服的五体投地,师尊真是绝了,专往斥候多的地方挤,让斥候无处可查。 赵括则淡淡一笑道:“你懂什么,师父这手叫做灯下黑,以后尽管学着点吧。” 作为曾经的王城里民,这里的原住民有种天生的傲气,走在大街上,赵括可以轻易分辨出,哪些是原住民,哪些是各国斥候。 今天赵括穿了一身布衣,身后跟着赵高更像是一名书童,在别人眼里,不知是哪个儒士游学到此,属于丢在人堆里就找不着的那一类人。 虽然是在乱世,不过宜阳的街头分外热闹。 来往客商身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为了显示地位尊贵,将一些珍珠或金玉别在发髻上,或是往胸前挂一面铜镜,走到哪里都会时不时地拿起来照照自己的尊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