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公审,要依礼治国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3/3)页

    难道也可以和姬周一样,享有八百年江山?

    乾隆自认十全武功,乃有史以来排的上好的“明君”。

    然而此时。

    面对如此诛心之事。

    所有的防线一瞬间崩溃。

    再明君又如何?

    再英明又如何?

    他越是明君,越是英明,手段越高。

    他这个“商君之木”的效果就越好!

    他给朱道桦的帮助也就越大!

    到头来,连自己仅有的尊严,也一起输了出去了

    他低着头,不一会儿,口腔之中血液的腥味让他不由自主的张开嘴巴,血液从嘴角滴落。

    “朕不甘啊!”

    他猛然抬起头。

    颓然坐在了椅子上。

    在所有人指指点点之中

    大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结束了他的一生。

    “皇上.乾隆死了。”

    在当天下午,邢育生就赶回了天津府。

    在没有完成满人的行营改造之前,朱皇帝是不会前往北都城的。

    毕竟谁敢保证不会有一两个极端主义分子身体揣着炸弹就冲出来的啊。

    虽然朱皇帝有几万大兵保护,又有锦衣卫布置了天罗地网。

    但谁敢保证百密没有一疏呢。

    而且。

    进入北都也是一个关键的政治动作。

    朱皇帝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就进去,他要带着满朝文武勋贵,领数万雄兵,风风光光,浩浩荡荡的进去!

    因此现在朱皇帝的行在就立在天津,满朝文武也抵达了天津,就等着北都事了,可以风风光光的进北都城了。

    “被气死的?”

    朱道桦摇了摇头。

    他可真的没想杀乾隆啊。

    因为乾隆超过八十岁了——过八十岁,死罪改为无期徒刑,这是明礼上规定的。

    所以朱皇帝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再一次巩固、拔高明礼的神圣性。

    大家都看看,连罪恶滔天的前清皇帝乾隆,大明朝廷都严格按照明礼来处理,说明朱皇帝和大明朝廷都很把明礼当一回事。

    大家都不用担心朱皇帝不“依礼办事”了。

    所以只要你按照“明礼”来做事。

    无论你是种田的,经商的,当官的。

    都不用担心被各级官员以模模糊糊的罪名就杀人抄家了。

    司法之权和行政之权已经分离。

    甚至司法内部,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抓捕、审判、诉讼分别由不同机构负责。

    可以说,大家都相当的有保障。

    而朱皇帝也很清楚。

    一部能够保护所有人的明礼。

    才能保护皇帝。

    “死了也好,免得节外生枝。”

    朱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说道。

    邢育生接着问道:“皇上,乾隆的后事要如何处理?”

    “他不是有儿子么?”朱皇帝道,“让他儿子们去处理吧,依礼来办就行。”

    “臣明白了。”

    邢育生拱手,恭敬而退。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