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远距离的敌人,自然由狙击营的人去对付。 不过这么远的距离。 狙击营的老兵也很难命中。 大概是觉得这么远的距离射击根本就是在浪费子弹,俄军的步兵的枪声也逐渐稀稀拉拉起来,大家都蒙着头开始向前推进。 此时此刻。 明军的榴弹炮已经发出了怒吼。 战争之神茶颤抖着火炮向前方形成三波散兵线的俄军步兵线上倾斜。 炮弹在草原上爆炸,在宽阔的散兵线范围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缺口。 不过比起几年前排成密集的横队向前突进挨炮轰的伤亡,这些伤亡还是勉强能忍受的。 在俄军中下级军官的拼命控制下。 俄军还是形成了三道散兵波次,像是蓝色的细浪向前推,很快就让前线的明军士兵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不过金标也不慌张。 他可说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了,趴在掩体后面有什么好怕的? 当年面对面排队枪毙不比这更加让人头皮发麻? 而且现在明军的军纪甚严,守在这里最多可能有两三成的几率会死,死了的话家里人还能拿到不菲的抚恤金,后代子孙还可以得到荫蔽。 但若是逃跑的话。 那就有九成以上的概率会死——能跑出明军的控制范围太难了。 而且。 死了也是白死,得到的田地之类的也要全部收回。 直系亲属也不能当兵,当官,甚至连经商都有限制。 孰轻孰重。 金标还是分得清的。 在俄军后方。 几十名俄军的高层军官们脸色都有些惴惴不安。 眼下的战局对俄军大大的不利。 本来他们以为铁丝网加上堑壕的防守万无一失。 但谁能想到。 这些中国人这么有办法! 他们居然用老掉牙的盾车掩护步兵和炮兵推进,现在明军的火炮就依托着大大小小的趴窝的盾车形成的掩体布置起了火炮阵地。 如果有更多的明军火炮的炮火可以直接从空中以高抛弹道的形式落入俄军的战壕之中,那躲在战壕里面的俄军就得挨猛烈的炮击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后来的战壕很快从横平竖直的形式改成了锯齿状,布置大量的避弹壕来躲避炮轰。 所以到了二次大战乃至于现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