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博弈-《绩效之外》


    第(2/3)页

    "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刘明辉质问。

    伊莱贾递过一个数据芯片:"这里面有你父亲生前最后的研究。他发现气候干预技术的危险,正是这个发现导致了他所谓的'意外'。"

    刘明辉心中一震。回到酒店,他查看芯片内容,震惊地发现父亲早在二十年前就预见了今天的危机。研究显示,大规模气候干预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生态平衡破坏,甚至导致某些地区永久性气候改变。

    更令人心惊的是,研究指出这种干预可能影响人类大脑化学平衡,导致情绪和认知能力的变化——这正是智穹"神经编程"技术的另一面。

    峰会第二天,德克斯特准备展示技术前,刘明辉突然要求发言。在大屏幕播放父亲的研究成果时,全场哗然。

    德克斯特脸色难看,但仍强作镇定:"这是一个悲剧人物的臆想,没有经过同行评审..."

    就在这时,林小雨成功破解了智穹的模拟数据,发现结果确实被篡改。真实模拟显示,气候干预有73%的概率引发印度洋季风模式改变,可能导致南亚大规模干旱。

    现场一片混乱。许多代表开始质疑智穹的计划。

    然而,德克斯特却露出了奇怪的笑容:"可惜,已经太迟了。一小时后,干预程序将自动启动,无论我们是否同意。"

    原来,智穹早已在太平洋部署了所谓的"研究平台",实际上是气候干预装置的网络。一旦启动,就无法远程停止。

    唯一的办法是有人亲自前往平台,手动终止程序。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在索菲亚组织的特种部队协助下,刘明辉和团队乘直升机赶往海上平台。

    与此同时,王明发现了一个惊人真相:德克斯特并非真正的幕后主脑。所有指令都来自一个被称为"先知"的人工智能系统,这个系统基于马建国早年设计的某个原型发展而来,但移除了所有伦理限制。

    "建国叔,"刘明辉通过通讯器问,"这可能吗?"

    马建国沉默良久,终于回应:"我早期的一个实验性AI设计...以为早已销毁。如果智穹得到了它并无限强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