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以味立形-《雄魏》
第(2/3)页
所谓烧,是把加工后的原料,添汤中小火烹制而熟。
红烧则是以酱油、冰糖、红曲等上色,成菜后色泽红亮,质地软烂,味浓醇厚。
烧字扛把子肯定是红烧肉,红烧不是为肉类而生,但肉类,尤其是肥瘦猪肉,天生适合红烧。
北方夏国和明国的红烧肉多以酱油和冰糖上色,而魏国大厨还会用红腐乳和红曲提亮颜色,不忘加一把干豆角,脱水后的干豆角吸收浓郁的酱汁,恢复丰润,更有滋味和嚼劲,红烧肉外形明艳动人、肥肉软糯瘦肉嫩滑,咸香不腻,味浓绵长。
天藏城里仁和店家,还有一味把子肉,以蒲草捆扎,所以叫把子肉,名驰历下。
把子肉要用特制的酱油制作,在垫了排骨的坛子里烧炖,熟后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掉地上就能摔碎,一定要配着大米干饭吃,也是一绝。
夷人街那边,多屠夫走狗之辈,各种下水也是折腾出花来,红烧、干煸、凉拌、卤制、清炖、粉蒸、煮豆花、煮面煮粉……肥肠在这里找到了百般归宿。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红烧肥肠,以豆瓣酱和花椒海椒调味,高汤小火烧得红润油亮,配上大米饭,人们吃得额头冒汗嘴角流油,饱餐后开始崭新的一天。
曹洛听到肥肠,不由得皱起眉头来,曹婉却是不管肥肠是哪个部位,只听得口水哗啦啦直流,顺手拿起筷子,在杨信阳的盘子里夹了一块红烧肉塞进嘴里。
杨信阳继续道,除了丰腴的肉类,清淡如豆腐、茄子的素菜,若是红烧起来,就宛如焕颜新生,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