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拜服-《大明豪贾》
第(2/3)页
而且也是整个大明藏书最多的地方。
而且有很多珍品孤本。
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朱棣编写永乐大典,从各地收集过来的。
虽然国子监如京城一样,地分南北。
但是南京国子监内的藏书绝对不少。
其中肯定有很多是刘建无论前世今生从来没有读过的。
毕竟其中很多在后世因为战乱而失传了。
如今要是能够入读国子监,那这些藏书,刘建不就可以随便读了吗。
而且要是能够复制一份弄到舟山去。
那对以后自己的发展不就大大有利了嘛。
至于如何复制。
刘建就不担心了。
要是自己入读国子监。
以刘信的作风,肯定会在应天府给自己买一府院。
何况未来刘家要在南直隶经商贸易。
商铺,府院也是必须的。
有了府院,在找工匠弄一两台印刷机。
自己将书籍背下来,每天回家默写,印刷。
再由刘家的商船队将其带回舟山妥善安置。
那样不就可以复制了吗。
何况要是能够借阅,那不就更方便了嘛。
想到这,刘建微微一笑。
看来读国子监也挺好嘛。
只不过这样一来,自己不就不能和刘信商议诸事了嘛。
到时候刘家要是跑偏了该怎么办啊。
哎要是有蒸汽机,就能够想办法发电。
有了电,不仅可以弄电灯,还可以弄电报机。
有了电报机,就可以快速通信了。
或许做不到即时通信。
但是比如今这个时代的传信,飞鸽传书等。
要快许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