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韩雍的抉择-《大明豪贾》


    第(2/3)页

    “不,儒家还是最主要的思想,我的民本思想,不也是儒家的范畴吗,但是我觉得儒家用来教化万民,可也,但是用来治国安邦,就不行了,而这就需要法治,但我所说的法治非法家的法治,而是一套全新的体系,以一宪法为核心,大到国家实体,小到个人言行,都要在法律之下,任何人不能跨越法律的红线,甚至君主也不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法律,法治是独立的,不受任何人约束,制约,但可以受全社会的监督,监管,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万民皆归于宪法之下,这便是我所说的法治体系”

    刘建说道。

    韩雍听后,脸色一沉,忽然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副蓝图,宪法则取代了苍天,成为了一条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所有人都在法律之下,同时以民本思想为基础,百姓安居乐业,科技,科学进步,也可让更多的人生活。

    这不正是古代先人所期盼的大同世界吗。

    韩雍忽然明白和理解为何刘建要如此行事,如此思考了。

    大同世界,那才是刘建的追求,不仅是刘建,韩雍相信这也是天下人共同的追求。

    可是无论是民本思想还是全新的法律体系,一切都好,那君主如何安置呢。

    “建德兄所说的一切,怕是与君主,君权相背吧,这关系不好调节吧”

    韩雍问道。

    “君权民授,君在法下,这便是我觉得最终的结果,皇帝是国家的象征,但并不代表是国家的全部,国家的权利应该掌握在百姓自己的手中,所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家天下,故而天下人管天下事,但无论是何人,都不能枉顾法律,践踏律法,所谓三权分立,行政权,司法权,军权为三权也,同时百姓也可参与国家管理之中,但无论是君权,还是其他权利,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来推行,教化万民,又当以孔孟之道,民本思想为指引,如此,还会相背吗”

    刘建说道。

    “如此那岂不是全面复古,如今程朱理学便会彻底抛弃,而是如今天下百姓大多目不识丁,又让他们如何参与国家管理”

    韩雍又问道。

    “不是复古,而是一种进步,一种打破常规,打破定制,打破故步自封的进步,至于程朱理学,包括其他学说,我认为最好的方式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凡是和民本思想与新宪法体系符合的便可留之,反之抛弃,至于百姓,可以全民扫盲,教化万民,并建立十二年基础教育,六岁以上孩童免费入学,如此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百年之后,百姓还会目不识丁,还会愚笨呆傻吗,愚民政策我可不赞同,有教无类,全民教育,那才是我的追求”

    刘建笑道。

    “可是这样投入甚巨啊”

    韩雍一听,又是一阵惊慌失措。

    全民扫盲,十二年免费教育,听起来好,但是真做起来,难啊。

    不说别的,就是这投入就要耗费几千万两白银吧。

    “这些钱投入教育,医疗,科学,科技当中是正当其时的,拿去享用才是取祸之道,何况我又不让明庭投入,我自己花钱难道明庭还会管吗”

    刘建看了看韩雍,笑道。

    “建德兄这是何意”

    韩雍惊愕的看着刘建,不知刘建为何突然如此说。

    而刘建只是面无表情,神色淡然的看了看韩雍。

    永熙兄啊,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实际上这些话刘建早就想对韩雍说起,只是刘建对韩雍一直拿不准。

    但是之前听其父韩贵之言后,刘建决定试试,毕竟韩雍也是一大人才,刘建自然希望韩雍可以跟着自己共创一片新天地。

    而如其父所言可以看出,韩家对于明庭,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归属,毕竟明庭对于商人的态度,的确算不上好,而且韩贵仅靠一些道听途说,便分析出了刘家一部分意图,但韩贵确并没有因此而举报刘家,没有证据也好,没有心思也罢,总之韩贵只是将这些给韩雍说过,而韩雍似乎也受到了一些波及,在加上一路上与韩雍的种种。

    让刘建觉得韩家不能再留了,要么想办法除掉,要么就是把韩家拉入伙。

    而这时尚铭到访,也让刘建对与京师中有了一些莫名的担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