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用过了午膳,稍事休息,外面便已经准备妥当。 一行人沿着既定的路线,继续往大营进发。 萧凤梧又跟顾倾城介绍了大禹南七北六十三行省的接管情况。 顾倾城不禁感慨:“我看史书,这兴亡一事,少则数年,多则十数年、数十年才能定论,可是你来行事,不过区区半年变有了定论,想一想还真是叫人觉得不可思议。” 对此,萧凤梧却并不赞同,他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你只看到了结果,却没有看到中间的过程?哪怕仅仅从我十二岁开始到军中历练算起,到如今也已经九年。可是你看我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是别人十几年才能做到的? “光是豢养私军便耗费了我多少精力?军队有了,粮草要充足,训练要得当,统军之人要精挑细选能当大任。 “还有,等到掌权之后要如何养兵?战时养兵和治世养兵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才会和先生以铁马关为实验,看一看屯田养兵是否可行。若是不能的话,还需要另想办法。 “此外,还有安民。经过战争消耗,和养兵所用,我手中已经没有多少余财了。想要天下安定,便需要让百姓们吃饱穿暖,所以至少三年内轻徭薄赋是必须的,情况还要因地制宜,有些贫困地方的徭役甚至需要完全免除。 “赋税是国库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此一来,国库空虚是必然的。而且萧凤宸不可能留给我一个充盈的国库,相反,一定还有许多烂摊子等着我去收拾。 “那么,钱从何而来?” 顾倾城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嗫嚅道:“是我目光短浅了……” “并不是你目光短浅,”萧凤梧握住她的手,轻轻说道,“而是你一时没有想到。这半年来的经历对你而言实在是一场大磨难。” 顾倾城越发不好意思了,便催他:“你接着说,我听着呢。” “好,”萧凤梧英俊的脸上闪过一抹忧色,“其实这也是困扰着我的一大难题啊!我不是神仙,也不是天才,能够走到今日,也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过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