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对一向是崇拜强者的,强者为尊,只要能把他们打服了,不关你事本土的还是外来的,都会服了你。 所以萧凤梧对于漠北一直都没有急着动手,甚至还略略推波助澜,让漠北的动乱更加复杂和激化,等到时机成熟了,再派兵用雷霆手段镇压,这样漠北的民众便会在战败的同时感受到动乱的结束。 然后在非常著名的地方针对各地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针,纠正耶律琥时期的错误,自然也就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这样的地方因为出名,所以都会受到广泛关注,民众们看到大禹军队到来,带来的不是毁灭性的灾难,而是真正的重生,哪里还有不归心的道理? 所以漠北这边的进展顺利到超乎想象。 到现在为止,大禹周边各国已经全都纳入了大禹的版图,大禹历代皇帝,尤其是终昭帝一生心心念念却始终不曾达成的心愿终于在萧凤梧手中完成了。 但若昭帝泉下有知,只怕会气的吐血。 萧凤梧最近又开始忙碌了,他让梁立儒重新绘制了大禹江山舆图,并叫人把没有标注各军事要塞、以及屯兵情况的简略图送到各书社,广泛刊行全国性普及。 为的就是让那些读书人看一看自己的国家到底有多大,疆域范围有多么辽阔,并且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相对于全国来说到底有多么渺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因为这件事是交给梁立儒去办的,作为儒林领袖,梁立儒说一句话便能引导儒林风气。 所以首先京城中的各大学馆、书社率先刊行,并且做出表率,凡是略有些名声的读书人,都做出了表率,有一大批人甚至要远赴西南或者漠北,帮助当地推行教化。 就算是最后未能完成最初始的愿望,但这一路行来也增长了不少见识,的确比闷在家中死读书要强得多。 大禹的读书人,都以能够文可提笔写文章,武可下地挥锄头为荣,甚至还有些读书人抛开成见,到了军中锻炼,立志成为一代儒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