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二月底的时候,天气回归正常,从没有受灾的地方调拨来的树苗也都到位了,京畿一地原本受损的作物、树木都得到了及时补充。 因为防范措施做得到位,安抚和赈济都恰如其分,所以这一次对民间的影响非常小,不能说一点都没有,但是百姓们都说,这若是在绥远年间是绝对不敢想象的。 于是对萧凤梧的称颂一浪高过一浪。 萧凤梧对此并不在意,最近他找户部尚书算了一笔账,这几年因为打仗和今年赈济灾民,国库的开支非常庞大,虽然每年的进账也很可观,但是因为这些事情接踵而来,所以便显得入不敷出了。 “陛下,”户部尚书很有自信,“臣相信,您若是再给臣三年时间,臣保证,国库必定会再次充盈起来!” “这并不是问题,”萧凤梧摆了摆手,“赚了钱就是要的。难不成还能让那些金银在库里下崽儿不成?还有粮仓里的粮食,若是不及时更换,只怕也是会发霉的。从现在开始,天下所有粮仓的粮食,每隔三年就要全部清理一次,不能存放三年以上的陈粮。” 户部尚书连忙答应。 萧凤梧又问:“减免继几成赋税能够不是国库的收入锐减影响到国家开支?” 户部尚书仔细盘算了一下,有些为难了,“陛下,京畿一地刚刚闹出这么大的事来,已经拨了一大批银子和粮食救济,还减免了两成赋税,怎么您又要减啊?” 萧凤梧轻轻一笑:“减税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这不是咱们近年来一再打胜仗么?过年的时候也没有因此好好庆贺一下,反而朕觉得现在这个时机非常好,我们正好举国同庆。” 户部尚书知道萧凤梧这并不是在和自己商量,而是告诉自己结果,所以告罪一声,请萧凤梧赏了个算盘,就站在那里噼里啪啦算了好一阵,然后说道:“臣以为,最多再减一成也就到头了。” “好!”萧凤梧拍了板,“就这么决定了!” 于是赶在梁立儒大婚前,在三月三上巳节,颁布了圣旨,全国范围内减免一成赋税,举国欢庆大禹的疆域达到了历史上最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