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离去-《争魏》
            
            
            
                
    第(1/3)页
    令狐盛离去的十几天,随着伤兵的逐渐复原,粮食消耗的更快。
    即便想走野路子,一看附近坚固的坞堡,装备精良的私兵,杨峥也只能苦笑。
    万事开头难,收心腹不是那么简单。
    人心都隔着肚皮,往往受到各种羁绊和牵扯。
    就算是救命之恩,有时候在利益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
    杨峥暗中留心观察,大多数伤兵复原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家人和故里。
    虽然没直接说,但平日的言行中,流露出太多。
    夜里,还有人一声一声吹着羌笛,其声呜咽,如诉如泣,令人黯然神伤。
    这是人性。
    而违背人性,就一定会失败。
    再说杨峥只不过是部曲将,按照朝廷编制,最多五百人。
    若弄出几千人的部下,上面会怎么想?
    有野心是好事,但随意暴露野心,就是愚蠢了。
    心腹不在于多寡,而在于忠心。
    强扭的瓜不甜,杨峥宁缺毋滥。
    无论自己要做什么,要对抗什么,前路一定危机重重。
    不忠心的人本身就是致命的弱点。
    随着粮食危机的加重,令狐盛久久未归,杨峥不得不做出抉择。
    遂召集众人,干脆挑明了,愿去者绝不阻拦,还送三日的干粮。
    伤兵们先是一愣,然后忽然高呼万岁,喜形于色的双膝跪在杨峥面前磕头。
    “生我者父母,活我者杨将军也!”
    “杨将军恩德永世不忘!”
    ……
    吵吵嚷嚷的,人群顿时去了一大半,只剩三百余人静静的站在场中,对周围人怒目而视。
    四五千人伤兵,只有三百来人愿意跟自己走。
    这个比例实在有些低。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想起自己这些天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心中难免不是个滋味。
    若非自己,他们中能活下来的有几人?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粮食问题不再那么严峻了。
    而留下来的人,算是通过了第一轮考验。
    询问之下,才知这些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孤儿,孑然一身,要么家人离散,要么死于朝廷历次征发丁壮……
    家中男丁战死,女眷幼子无以为生,最终也不知所踪。
    杨峥从他们眼神中看到了一丝仇恨。
    有仇恨就证明有血性。
    两天之后,城里就变得空荡荡的,杨峥不以为意,每天与士卒同吃同住,一同习练武艺、阵法。
    这时代的人常年生活在战争阴影下,就算不打仗,也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