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求助太子-《花重大明》


    第(2/3)页

    茶水毫不客气地烫得他呲牙咧嘴,他心烦意乱地把茶杯放下,用手托着腮帮陷入沉思。

    他该怎么和大哥解释他如此关心李善长的案子?

    不能让别人发现石头和他的关系,一来是为了保护石头,二来也是为了保护他自己。

    更重要的是不能让父皇知道他来求过大哥。

    大哥或许会相信他随便找的一个理由,父皇绝不会信任他。

    “四弟,你怎么来了?”朱标走入殿内,满脸惊喜。

    他摊开双手,直到碰到朱棣的胳膊,紧紧握住:“我太高兴了!你去北平这些年来,我总想着我们兄弟能见上一面,像以前一样下象棋,赛赛马,那真是人间的乐事!”

    朱标的热情和笑容增加了朱棣的信心,他丢开还没准备好的说辞,打算见招拆招。

    “大哥,我一直想回应天,想来见你。可是我刚到藩地这几年,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我还太稚嫩,还不能服众。我格局也太小,不知道如何将事情处理的更加完善。”

    “嗯,四弟才华出众,机敏过人,很快就能适应自己的位置。我听父皇说,所有藩地当中,就数四弟管理的北平最是安定。”

    “父皇真这么说?”朱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总觉得自己和父皇之间隔着好几座山。

    自从他到北平之后,父皇从未对他有过一言半语,就好像没有他这个皇子一样。

    “当然父皇很看重你,一直以你为傲。”朱标对朱棣不吝鼓励。

    他对三弟朱的事反省了很长时间,认为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大哥的职责,不够关心弟弟,没有鼓励他们,尤其是对分封在外的藩王,导致他们产生了被家人抛弃的感觉,因而才会误入歧途。

    朱棣大喜过望,同时又开始隐隐担忧。

    既然父皇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对他疑神疑鬼,他还要不要替李家求情,这有可能破坏他和父皇好不容易维系的关系。

    “四弟,你到京师来是否有事?”朱标问道,一边给朱棣斟了一杯茶。

    “我,没事,只是处理一些琐事,最主要的是来看看父皇和兄弟姐妹。”

    “哎,父皇又老了许多。”朱标黯然伤神。

    “怎么?最近出了很多事吗?”朱棣从侧面探听。

    “胡惟庸案一直没完,牵连的人已经被抓了四五万,还在继续审查。”

    “四五万?当年我负责此案,追查了一万多人,怎么还有这么多人都与此案有干系?”

    “唉,父皇觉得有关系就是有关系,其实有些根本没有真凭实据。就连李太师也……”

    朱标露出愧疚之色,当年他和母妃一同向父皇求情,帮助李太师渡过难关。

    可是,现在没有母妃的帮助,他只能束手无策。

    “大哥,李太师也被牵连?他不是告老还乡了吗?”

    “他的家仆告发了他,还有信国公,他偏偏要去和信国公借兵。最糟的是钦天监也在此时插上一脚,说是星象之变,要降罪于一个大臣,才能解大明之忧。”

    朱标站起身来,在殿中踱步,谈及李善长的境况令他急火攻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