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李家灭门-《花重大明》


    第(3/3)页

    他们永远跳不出主子为他们画好的框。

    今年的元宵特别热闹。

    百姓没有抱怨老天爷不讨好地骤降雨雪,没有责怪清道夫贪懒怕累,留下厚厚的积雪,他们的热情全在那一盏盏精雕细刻的花灯和威风凛凛的龙灯上。

    李善长死里逃生之后,彻底理解了钱财乃身外之物。

    他从自己剩余不多的积蓄中拿出一百多两白银,分给仆人,让他们添置衣物。

    他又拿出五十两为家里置办了各式各样的花灯。

    这一年李家五光十色,花团锦簇,似乎预示了一个美好的开始。

    正月十六,节日的气氛余热未减。

    李善长舍不得撤掉花灯,打算等它们被雨水洗掉了色,被狂风吹变了形,没有了喜乐的模样再说。

    家仆们依旧没有拿起扫帚,走进菜市,浆洗衣服,围着锅炉。

    他们过着主子般的舒坦日子,都不愿意回到昨天之前。

    狂风卷着沙尘滚滚而来,官兵又一次包围了李家。

    李善长坐在大厅,一动不动的看着院子里摇曳的花灯。

    他在想,要看到它们色衰,怎么就这么难?

    李夫人手握佛珠,诵经祈祷。

    她知道谁都帮不了李家,但至少圣佛们正在怜悯的看着发生的一切,并且会将这个世界容不下的人送到另一个美妙的世界去。

    仆人们绝望的嗷嗷大哭,他们主子般的日子还没有过够,连当仆人的日子都为数不多了。

    诏狱围墙高筑,终年不见阳光。

    三层外墙令犯人的哭嚎在最寂静的夜里都传不到墙外。

    三道利剑削不断,炉火融不化的门断绝了一切劫狱的可能。

    牢房内空气污浊不堪,到处弥漫着腐肉的臭味,关在这里的犯人往往等不到审讯就咽了气。

    当天夜里,封绩被带到了李善长的面前。朱元璋对自己的老友“仁至义尽”,在李善长临死之前,让他知道自己没有冤枉他。

    其实他大可不必这么做,他若是想要杀一个人,不需要任何理由。

    但是他一直有让大臣们心服口服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他要自己的儿子朱标看到他的公正和宽容。

    李善长在见到封绩的那一刻忘了死神的威胁。

    他有点恍惚,他这一生到底有没有对不起朱元璋过?

    封绩离开后,李家七十几口人都瘫坐在地上,披头散发,形容枯槁,似乎灵魂已出窍,和死人一般无异。

    只有李夫人仍然镇定自若,微闭双眼,一如往常,诵读着永无止境的经文。

    突然,她拨动佛珠的大拇指停在两颗佛珠之间。

    她缓缓睁开双眼,站起身,走到牢门边,镇定地对牢头说道:“我要见皇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