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遗诏-《杀破唐》


    第(2/3)页

    刘光琦摇了摇头,喟然一叹,拿出手绢抹起了眼泪。众皆大惊,有人流涕,有人失声痛哭,只有翰林学士韦执谊问道:“可有遗诏,由谁继承大统?”

    刘光琦道:“大家正为此事焦心,若说太子的仁德自是无话可说,可这病残之躯,如何能治理天下亿兆百姓。”

    刘光琦说过这话,捏起手绢再度抹起了眼泪。抹眼泪只是掩护,实际上他正偷眼观察众人的反应。众学士面面相觑,多低头沉默。

    刘光琦心中像滚开了油锅,痛的心尖疼:

    看众人这意思由舒王李谊继承大统也是能够接受的,若是俱文珍的计谋得逞,大唐的明天就会是另一番模样了。

    在这场内宫角逐中,他刘光琦本是两头不帮的中立派,却经不住权力的诱惑,中途着了李淳的道儿归入了皇太子阵营,谢天谢地,俱文珍这厮贪天之功为己有,硬生生的把一盘好棋下崩了、下烂了,否则真让他得了手,自己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刘光琦正在那暗自庆幸,忽有一人排众而出,击案叫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看时,却是翰林学士卫次公,卫次公据理力争道:“太子虽有疾,但居嫡长,中外属心。迫不得已,也应该立广陵王。岂可到了此刻大统之位仍然不能确定?”

    刘光琦吃了这一顶,心里却没有丝毫的介意,他此番受命而来,就是帮广陵王李淳试探众学士对太子废立的态度。卫次公公然反对舒王登基,勇气可嘉,其人可用。

    见刘光琦不吭声,卫次公的声音越来越大:“国不可一日无君,天子驾崩,自该由皇太子继位,此天公地道之理,奸险小人意图干涉大统,必然死无葬身之地。我等世受皇恩,当此大是大非面前,岂可首鼠两端,苟且含混?”

    连叫了两边,众学士依旧鸦雀无声。卫次公不觉哈哈大笑,连声道:“尔等昧义趋利如此,卫次公当真瞎了眼,竟跟你们这群人为伍。”

    卫次公拂袖出了金銮殿,在滴水檐下被一个臂扎金带的年轻武士拦住,那武士有一张圆乎乎的娃娃脸,满脸堆笑,躬身说道:“卫学士,跟我走一趟吧。”

    卫次公惊诧道:“你是何人?”

    那武士嘻嘻笑道:“怎么,你怕我?”

    卫次公哼了一声,夺路欲走开,被那武士一把扯住,牵着往会宁殿去了。

    到了会宁殿,卫次公得知天子病危,不觉嚎啕大哭。李忠言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时当艰难,请先生早拟遗诏,以定大局。”

    卫次公赶忙擦擦泪,问道:“天子立谁继承大统?”李忠言道:“先生怎问这话,自是万民归心的皇太子了。”卫次公大喜,端坐于书案前,执笔撰稿。

    李适病重后,他就料到会有这一天,这遗诏早打有腹稿,此刻一挥而就,毫无滞碍。书成,呈于李忠言,李忠言转身进了会宁殿。

    不得旨意,卫次公只能跪候于殿外。

    李忠言将拟就的遗诏交给李淳,李淳、李茂、李纬三人验看过,没有发现什么不妥。

    李忠言便催促李淳向李适“请旨”。

    李淳手捧遗诏,跪于李适遗体前,流泪说道:“昔日大家夸我是第三天子,则我父皇便为当今天子,事关社稷盛衰,祈请圣人裁夺。”

    言罢哀伤流涕,不能支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