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识大体,顾大局-《杀破唐》
第(2/3)页
李茂彻底与夏州平叛事件做了切割,相关的朝廷的各种表章中只字未提李茂这两个字。
献俘仪式操办的极其隆重,除了朝廷百司和驻京各军,在京三品以上勋爵亲贵,五品以上致仕官员,各地藩镇驻上都进奏院官员也同时接到了邀请,前往太极宫太极殿前参加隆重的献俘仪式。
同时又邀请吐蕃、回鹘、南诏、新罗、日本、渤海,及漠北草原各部落驻长安酋长使者参加观礼。献俘庆典上,尽数杨慧琳、杨日产等十三名参与叛乱的夏州将领的罪过,将除杨慧琳、常荣臻外的十一人斩首示众。献十三颗反逆人头于太庙前。
此后由宦官宣读了对平叛有功将吏的褒奖,升官加爵,赏赐财物,完全兑现了李茂当初对夏州举义军将的承诺。不仅如此,张鹤和阿跌兄弟还得到了赐姓改名的荣耀。
张鹤赐姓李,改名李全忠,阿跌光进、阿跌光颜两兄弟改姓李。
在大唐,李是国姓,天子赐姓李是大臣的莫大荣耀,而蒙天子赐名更是莫大的荣幸。
赐姓改名后,有司宣布平乱首功之臣李全忠擢升金吾卫将军,充山南西道节度使。
追随其一起举义的韩义、胡川等人也各有封赏,一时皆大欢喜。
李茂全程参加了庆典,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并未有丝毫的嫉妒。
三日后,禁中降旨以李茂出使回鹘有功,封孤山侯,赐紫衣一袭,玉带一条,长安城外田庄一处。
李全忠离京之日,特意来向李茂辞行,李茂设宴款待,饮宴间李全忠起身道:“全忠承蒙少卿抬举,才有今日,大恩不言谢,他日当容后保。”
又拉韩义、胡川道:“两位兄弟随我多年,一朝离别,委实不忍,望祈求少卿代为管照,感激不尽。”
韩义、胡川被任为左羽林军随銮校尉,成为内宫贵人身边的亲卫,这是边地将领所能取得的莫大的荣耀。一般而论,做了随銮校尉的人将来的前程都很不错。李全忠不想因此误了两位好兄弟的前程,主动劝说二位兄弟暂留长安,熬上两年,博个正经的出身。
李全忠不知道的是韩义和胡川能接任左羽林军随銮校尉,其实是走了李茂的后门。
入京前的一天深夜,韩义和胡川私下找到李茂,请求李茂帮他们疏通关系,帮他们两个在南方谋个官职。李茂问道:“依你二人的功劳,入京后至少是七品以上官,若龙颜大悦,说不定还能做个六品官,兵部我有熟人,我帮你们疏通,补个实缺不难。你们为何要自我流放去南方那些瘴疠之地?”
韩义支吾半天,脸憋的通红,话却说不出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