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讨价还价-《杀破唐》


    第(2/3)页

    当然这种事刘辟是不打算公开承认并承担责任的,在这件事上他和卢文若都没错,错的是林蕴。林蕴本是节度推官,因为反对他起兵,而被他贬为唐昌县尉。可就是这个林蕴竟然在被贬为县尉后,还没有忘记两天三封信来劝他不要起兵反抗朝廷,并说什么人心所向,不在西川,若强行起兵,必遭大败。

    将士们在前面浴血奋战,后面的人非但不支持,还在恶毒地诅咒,这样的人岂能留他?

    刘辟下了一道手札给押衙苏辟冒,要他去取林蕴的脑袋来。

    办完了这件事,刘辟意气稍振,于是又坐回到卢文若的对面,问道:

    “眼下该怎么办,梓州距离成都不过百里之遥。”

    “梓州已是一座空城,无法屯兵,高崇文要想打成都只能假道绵州。我们就在绵州城外集中兵力,给他来个迎头痛击。”卢文若的话掷地有声,显得胸有成竹。

    刘辟略感安心,口中嘟囔道:“如此说,成都的兵又要派出去。”

    这是卢文若最怕听到的一句话,这位老友什么都好,就是太恋家,什么都要收在家里,摆在自己能看得到的地方。用来成就大事的数万精兵,绝大部分都被他部署在成都附近,乃至四周天险无人驻守,致使官军一日千里,踏险关如履平地。

    “成都墙高池深,又有重兵驻守,以高崇文现在的兵力断然不敢进逼城下,那样只会陷入重围,乃是自取灭亡之道。”卢文若先给刘辟吃一颗定心丸,继而为他谋划道:“我们在绵州城北的鹿头关、万胜堆修筑连体栅,拒敌于绵州之北,使其进有坚垒,退又不甘,空耗其粮料,待明年春末夏初,必有大变。”

    刘辟想问明年春末夏初这个大变是个怎么变法,却又没好问出口,低头盘算了一会,抬起头,赔笑问道:“鹿头关方面,你看出兵一万可够?”

    卢文若拧起眉毛,陷入沉思。

    他的心里其实早有计划:“鹿头关至少得有五万兵马,方能保万无一失。”

    “五万?!”刘辟惊叫了一声,五万兵马一去,成都可就只剩不到两万人了。

    “这个……能不能少点,两……哦,三,三万如何?”

    “三万,不能少了明公。”

    在卢文若计划中鹿头关只需驻军两万就能达到目的,不过深知刘辟恋家性格的他,却不敢一开始就说两万,他知道刘辟必要讨价还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