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谎报功-《杀破唐》


    第(2/3)页

    严荔羞愤交加,咬舌自尽。突厥人将他的人头剁下,挑在枪头,绕城一周炫耀。胡人的残暴激起了丰州百姓的极大愤慨,为了自保,民军迅速组织起来,开始了对胡人的反击。

    危机时刻,杨奇辅佐严荔之子严规奔赴中受降城,召集大军入城,与城内民军里应外合,击退顽敌,夺回了丰州城。

    经历了这样一场大变故,不管是严规,还是杨奇,或丰州其他将领,都觉得束手无策,无法收拾。于是杨奇秘密进京向李茂求助,李茂要其立即返回丰州,统一口径,只说是突厥人夏季受灾,又受回鹘人盘剥,无奈南下侵夺,严荔奋起抗击,为国捐躯。

    李茂要杨奇立即夺取内外兵权,辅佐严荔之子严规为丰州留后,上奏朝廷请派重臣。

    李茂的话让杨奇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回丰州后,说服众将推举严规为留后,自任衙内兵马使,实际掌控丰州军权。

    杨奇前脚一走,李茂就向李纯示警,声称回鹘人正在策动阴山北麓的三部突厥人,准备在初冬时分南下侵扰丰州,目的是试探大唐的虚实。

    综合其他方面的情报,李纯也得出了相同的判断,正与宰相议论派遣使者往丰州、振武一线巡视边防。忽然就得到了沿边的契丹、山奚、突厥等部寇边的警报。

    草原今年雨水不顺,牛羊病死极多,按照惯例草原部落不论是遭遇“黑灾”还是“白灾”都会南下侵犯。三部突厥南下侵扰丰州,并不算什么稀奇事,至于说刺史严荔奋起迎战,不幸阵亡,也在情理之中,倒是其子严规、兵马使杨奇挺身而出,率众击退来犯之敌,保全了丰州城,倒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相对于其他地方雪片般飞来的告急文书,丰州的告捷奏报就显得亮丽出彩的多了。

    丰州地方,地处边陲,与草原之敌缠斗已久,一年不打个几场仗是说不过去的,死个刺史也不算什么,朝廷早有一套成熟的应对策略。

    严荔为国捐躯,有功于社稷,诏令嘉奖,追赠兵部尚书。其子严规,兵马使杨奇等有功人员循例嘉奖。这些事情处理完,剩下的就是赶紧为丰州选派一位新掌门。

    有一种意见主张丰州新掌门应该在严规和杨奇二人中选任一个,二人久在边地,熟悉地理、民情,对敌有仇,对国有爱,堪当此任。

    再者就地擢拔有功将领上位,也是对戍边将士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鼓励他们扎根边疆,为国效力,虽九死而无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