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平定叛乱和大清洗的开端-《杀破唐》
第(2/3)页
说完,又道:“我写封信给马和东,劝他交出东高二州,这样至少可以少死一点人。”
石雄道:“他未必肯听。”
李茂道:“尽人事而听天命吧。”
马和东自退回东州城后,他苦心构建的反叛帝国就开始了崩塌,特别是山海关被李茂夺取后,他的麾下每日都有脱逃者,一开始是十几人几十人,渐渐发展到几十人,几百人,最后是整营整营的叛逃,马和东心里很清楚用不了多久,除了自己的税警总队,自己就成了光杆军头了。
而自己的税警总队却在攻打龟甲山时一口气损失了三分之二。
大事去矣,该想想后路了,后路是什么:负隅顽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然后一把火烧了东高城和李茂来个同归于尽还是丢下东高州,带着自己的卫队潜逃,这样做的话,李茂一定会给自己一条生路,这点肚量他还是有的。要么就主动归降,任他处置,如此或可保全自己的部属,但自己的部属一定不会同意,他们都是铁血汉子,不容自己做软骨头。
马和东犹豫不决,看不清眼前的路。
恰此时,李茂的亲笔劝降信翩然而至,马和东只看了一遍,便搁置一旁,他终日枯坐密室,不愿意见任何人,不愿意听任何有利和不利的消息。
沉默了三天后,马和东给李茂回了封信,答应向李茂投降,东高两州、文书丞、赵光良完璧归赵,条件是李茂必须承诺赦免除他之外所有参与叛变的人。
李茂很快回信答应他的要求,派第五师两个**营秘密开进东高州,接管城防,防止马和东的部下狗急跳墙,劫持马和东潜逃。
李茂的书信还在路上时,却接到营州方面送来的一份密报,一份让他哭笑不得的密报,营州郊外白狼寨留守的第九师副统领薛青碾,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地方,在辽东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逆转后,局势日渐明朗的情况下,突然揭竿而起,发誓要跟李茂势不两立,他中午时分鼓动了五百人叛乱,到黄昏时身边就只剩下十几个铁杆,薛青碾见势不妙准备向契丹人投诚,人没出白狼寨就被反正的士卒捆成了粽子送去了营州城。
薛青碾的叛乱是辽东叛乱的最后一个火花,事发后第三天,李茂只带两个营回到东州,马和东已经遣散了誓死追随他的麾下,在先期进城的第五师**三营护卫下出城向李茂谢罪。叛军溃败之际,东、高两城成为不设防的空城,被各色匪徒连续洗劫了三次,城中居民亡失大半。
马和东被押至李茂面前,俯首认罪,一语不发,李茂也沉默着。
感概的沉默持续了一盏茶的功夫,李茂先开了口:“多年的老朋友,因何要走到这一步。”
马和东低头不语。
李茂又道:“纵然你对我不满,又怎敢举兵叛乱仅凭你手上的那点人就能成事你是个天性谨慎的人,为何要做这样的蠢事”
马和东睁开眼,从容答道:“我知道我这点人不是你的对手,我是要让你知道这辽东不是你一个人能一手遮天的,辽东是辽东人的辽东。百姓困窘到极致,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士卒厌战到想逃亡,将领厌战到要揭竿而起造你的反,你把辽东逼急了,任何人登高一呼,都会应者云集。你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石空喝道:“你的应者云集在哪,为何一个人都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