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长安的手段-《杀破唐》


    第(2/3)页

    薛戎道:“你休要顽笑,你的一举一动多少人盯着呢。你在辽东擅自更改官制,难道不是不臣之心国家法器岂是随便能动的。”

    李茂道:“天大的冤枉呐,昔日我来辽东,无名无分,欲收复辽东谈何容易,朝廷的名器岂敢僭越,只能生搬硬造些官职出来,你做统领,他做主事,否则谁肯为我卖命我生造出来的这些官署、官职可没一样跟朝廷重样的,就是怕人说我有不臣之心。后来朝廷认了我这个辽东节度使,我不是把官名一个个都改回去了吗,那些个官署也一个个都撤销了,如今只是叫惯了,一时改不了口罢了。”

    薛戎道:“有没有撤销、更名,你心里比我清楚,我要提醒你的是,这个事你最好派个能言善道的去趟长安,剖个明白,免得让人揪住做把柄。”

    李茂连连道谢,承诺马上就打发人去长安禀明天子,求得朝廷的谅解。

    薛戎又问李茂去了辽东该怎么当节度使,李茂笑道:“记得我兄旧日教导我,治民贵在无为,前几年我好逞强,什么事都要管,结果是什么事都没管好,闹的民怨沸腾,还起了场叛乱,后经一位高僧点拨,我才弄明白无为而治才是古今不移的大智慧。”

    薛戎道:“无为而治是天下太平后的治民之策,你的辽东是太平盛世吗,我到了你的地盘,但我看着不顺眼的人和事,我还是要管,你又怎么说”

    李茂道:“你是辽东之主,你想管什么就管什么,我这个幽州节度使节制不了你。”

    薛戎叹了口气道:“我不是什么辽东之主,我只是大唐天子钦命的节度使,大唐的牧民官加统兵官,要守规矩的。”

    李茂道:“我已经解散幕府,撤了几个州的刺史,辽东的事你大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管,我不会掣肘只会帮忙,此外辽东三面临敌,军事方面”薛戎道:“我不懂军事,无意跟你争兵权,所以军事方面我会无为而治,我只要组建一支直属军,人数两三千,用于维护治安,免得人说我这个节度使连保境安民都做不到。”

    李茂道:“现成的有支保安军,人数五七百,兵部备过案的,你可以旧瓶装新酒,倒是省了不少麻烦。”薛戎道:“此事待我到了辽东再说。”

    二人坐在驿道边草亭说话,眼见坐在树荫下的李氏一直低着头,咬着牙,冷着脸,李茂起身走过去拜道:“虽说辽东的冬天又冷又长,不过夫人请放心,辽东也有地龙,也有软榻,门外冰天雪地,宅内温暖如春,也有花红柳绿的春夏,我保管你明年此时会喜欢上那里。”

    李氏勉强一笑,道:“茂华,你兄长是个老实人,被人用作棋子来牵制你,他的本意可不想与你为难,你可不许为难他。”

    李茂道:“兄长于我有再造之恩,我李茂岂是那忘恩负义之人”李氏道:“你没明白我的意思,他是个古板的正人君子,又是个大大的好清官,不愿意尸位素餐,每到一地难免要折腾一下,在丰州是,在司农卿任上也是,你就让着他点吧,反正孙猴子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氏跟李茂不熟,平素沉默寡言,面相威严,这一张口就直刺要害,倒让李茂十分尴尬,他只能表忠心似的应道:“一定,一定。”

    鉴于辽东现在经济疲惫、战事不多,李茂入幽州后,调石雄的第三师、宋梦龙、李红水的第七师、雪碧华的第九师、**第五师一部和捆奴军进驻幽州,总兵力一万三千人。

    王俭的第八师屯营州、山海关,黄仁凡的第四师屯平州,营平观察使幕府设在平州,其余第一、二、六、十、十二师仍旧留镇辽东。

    李茂行前已将辽东幕府解散,也未推荐任何人给薛戎,薛戎的幕府班子由他自行搭建,李茂不掣肘只帮忙。

    薛戎把辽东节度使理所由辽东城搬迁至辽州城内,解散保安局下属的保安军,旧瓶装新酒,组建自己的军事力量,他向李茂承诺只招募两三千人,实际却招募了五千人。所有将领都是他从长安带来的,其中不乏朝廷亲贵子弟和禁军将领。

    李茂明确指示内保处暂不对保安军进行渗透,观察警戒即可。

    朱克坚举城投降前,幽州城内发生了一场大混乱,秦墨重点保护的红珠也在这场混乱中丢失,事后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红珠从一名叛逃的右厢执事手中给解救了出来。

    那名执事原本是奉命保护红珠的,却被红珠的美貌和优雅的气质所迷,趁着朱洄被杀后的混乱,他把红珠救了出来,带着她私奔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