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塞外鏖兵-《杀破唐》


    第(2/3)页

    参谋厅的情报科得到契丹人的动向,紧急向李茂示警,平八堡是旧日唐军在塞外修建的堡垒,面积并不算大,且废弃多年,李茂屯兵在此,可以就近指挥东西两路五万唐军,位置得天独厚,但平八堡的周边皆是旷野平原,无险可守,容易受到契丹的攻击。

    正因为如此,李茂只在堡中屯驻两千亲军,大唱空城计,而将亲军主力屯驻于燕山山脉深处的长城古堡,竖起大纛,以作疑兵。

    然而契丹人的情报收集能力十分惊人,竟然识破了李茂布设的阵,一万大军星夜兼程杀奔平八堡。

    让契丹人没想到的是,李茂的战场情报比他们更有效率,一万突袭大军还在集结中,李茂已经得到了他的真实用意。

    此刻撤回燕山山脉,据险防守,自然可以万无一失。但狡猾的契丹人肯定会见好就收,像泥鳅一样再次滑掉。

    李茂不为所动,严斥劝他避让的石空。

    石空知道劝不住他,只得密令燕山的亲军火速赶来增援,又紧急向常木仓、祝九发出了求救信号。

    契丹人日夜行军,距离平八堡越来越近,八百里,五百了,三百里,仅仅两天后就出现在了平八堡外,两军相距三十里。这样的距离,在契丹人的快马奔驰下只需半个时辰,契丹人是草原上的狼,可以在急速奔跑中围猎他的对手,一旦被他们咬住,休想再脱身。

    石空下令就地构筑工事,做拼死抵挡,他追随李茂多年,对李茂的用兵策略钦佩之至,李茂不走定有不走的道理,他不会再劝,哪怕敌人就在眼皮子底下。

    契丹人距离平八堡还有十里地时,李茂忽然起身,对石空道:“一队随我走,快。”

    一队是李茂的贴身卫队,编制比普通的队要打,约一百五十人。

    石空头皮发炸,现在走,万一被契丹前队缠住岂非死路一条。契丹大军行进时总是以一部精锐乔装改扮后撒在敌人的身后,称之为探马军,用以实施包抄、截杀,防止敌人首脑人物弃众逃走。

    他们既然知道李茂就在平八堡,又岂会不做准备

    李茂没有多做解释,人已经上了马,石空立即下令一队全体上马,除了兵器和随身水囊,其余的尽皆丢弃不要若不能逃入燕山山脉,带什么东西都是累赘;若能逃入燕山,则要什么有什么,又何须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众人出堡走出八里地,地平线上就出现了契丹人伏击骑兵,约两百人,呼啸而来。

    李茂跟契丹人打面对面的战斗,这还是第一次,不觉也头皮发麻,但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后路了,只得率众猛扑过去。

    负责伏击的契丹兵是一支精锐的轻骑兵,面对仓皇奔逃中的李茂卫队,气势上和人数上都占了绝对上风。

    但战斗结果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李茂的贴身卫队战力之强悍,给契丹人上了深刻的一课。

    一百多骑兵跌落马下再也爬不起来,但他们的对手显然无心恋战,取胜之后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继续向前奔走。

    残余的契丹人因此判断,逃跑的正是李茂,他们改变策略,顽强地咬着李茂的尾巴,拖住他,尽力地拖住他。

    契丹前锋闻听李茂舍弃平八堡奔向燕山,立即调整策略,以一部围困平八堡,以主力绕过唐军堡垒,直奔燕山而去,即便李茂逃入燕山,他们也要追上去,咬住他,咬死他。

    一支契丹伏兵从燕山脚下的河汊柳树林里杀了出来,箭发如雨,李茂身边卫士纷纷扑地。李茂的坐骑中箭,跌翻在地,他躲闪不及,重重地摔了下去,打了个十几个滚,刚刚起身,一支羽箭便尖叫着钻进了他的肩膀,推的他一个趔趄,又摔了一跤,还未等他回过神来,一名契丹骑士已经风一般地飘了过来,雪亮的马刀迎面劈来。

    同样跌落马下的石空奋不顾身地发了一箭,将李茂从刀下救了出来,自己却吃了契丹人一刀,后背上留下一尺长的血口子,所幸的是他的盔甲异常坚韧,契丹人的刀劈的并不深。李茂抬起手弩射倒了一名冲锋中的契丹武士,只差几尺远,石空的脑袋就掉了。

    一支狼牙箭射在了李茂胸前的护心镜上,箭矢滑落,契丹骑兵的马刀旋即劈到,李茂就地一滚,抓起一杆长枪奋力朝契丹人投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