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多事之秋-《工业中华》


    第(3/3)页

    事实上,与英国人的麻烦可不止这一桩,中缅边境上,岑毓英按照事先布置将云南防军推进到临近的缅甸重镇腊吾和密支那,而在岑家军与英军之间,大批缅甸地方部队和民间反抗力量正和英国军队进行着激烈的战斗。

    这也是秦铠在内阁上提议的做法,也是迫不得已的做法,不能保全整个缅甸,至少能占领一部分,英国人对缅甸的野心已经是明摆的事情,而事实上,东临印度洋的缅甸,英国海军强大的实力,即便是秦铠也没有任何把握去插手这个国家的事务,借助外交途径无疑是可行的办法。

    更让李中堂抓狂的事情还在后面,驻藏大臣文硕急电,英国人在西藏隆吐山地界与当地藏兵发生冲突,而这时代代表西藏地方权力的三大寺要求内阁与英国进行交涉,英军不得进入隆吐山卡哨。

    接二连三的消息,让内阁总理李中堂大人烧得焦头烂额,而他的幕僚和智囊团也是愁眉苦脸,到今日,李中堂忽然隐隐约约的感到,当初迫不及待的接下这个烂摊子,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不过,现在可不是后悔这事情的时候。

    他立刻把兼任着户部尚书的翁同龢请来,两人可是出了名的对头,现在能在一个内阁中共事,实在是会形势所迫,当然,秦铠、张佩纶、岑毓宝、曾纪泽、许庚身等也被请来共同议事。

    这议题一大堆,李中堂也懒得一一陈述,直接让杨士骧把公文给这些个大佬传阅,这段时间代表各派势力的《中国时报》、《天津时报》、《福建新报》闹腾的厉害的消息,都是围绕着俄国人的阴谋,没想到,比英国人不声不响,这下手却一点不客气。

    不够,在座的这些位,自然都明白这些事情背后的力量对比,缅甸、西藏都毗邻英属印度,而远离中原,那边的事务要处置起来,难度绝对是超高,刚刚组建的内阁,根本没力量、也无法承受一次处理外交事务的失败,所以一个个都默不作声。(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