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外并购(2)-《外星代理人》


    第(3/3)页

    会谈到了这里,基本上可以算是无疾而终。

    初次出动就出师不利,蔡思强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并不气馁。因为接下来还有俩个股东,能够将他们俩搞定,一样可以控制这个公司。

    相对于杰拉德来说,迪亚比显然态度要积极得多,他早就想脱手而去,只是以他的股份来说,如果没人启动收购进程,迪亚比很难脱手,蔡思强提出的收购建议可谓正中下怀,只是迪亚比对于sal公司能不能将tomtom拯救回来还心存怀疑。

    作为tomtom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迪亚比对于公司还是有极深的感情,即便是转让股票,也非常期望能够让tomtom重振辉煌。可是sal公司作为一个新创公司,全无导航仪领域的经验,只是有一个杰出的产品,迪亚比还是非常怀疑sal公司是否有这个实力。

    而作为拥有公司百分之十七股票的投资公司,他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能够弥补在tomtom上面的投资损失,所以,面对蔡思强的收购意向,这家投资公司提出溢价百分之三十的要求。

    『摸』清楚了三个大股东的意向,并购咨询顾问同蔡思强的收购团队进行了新一轮的磋商,提出了新的收购方案,在新方案中,以协议收购第二股东迪亚比和和第三股东投资公司手里的股票为主,取得公司的控制权。

    然后改组董事会和公司的高管团队,彻底控制tomtom公司,接着提出重组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是将tomtom的品牌和渠道与生产研发剥离,将tomtom的品牌和渠道评估作价后与sal研发的新成果建立一家新的公司。

    当然,在这个重组计划中,sal的全资子公司会承诺全体普通股民可以用协议收购价格将股票变现,确保普通股民与大股东拥有同等的权利。

    显然,如果按照这个方案实施,tomtom等于是被肢解重组成为一个负责生产研发的公司和一个销售营运的公司,而对于sal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就是tomtom的品牌和渠道将被收入sal囊中,tomtom剩下的只是不值钱甚至可以说包袱,让杰拉德的股份价值更少。

    理论上,tomtom的生产部分随时可以成为sal可以断尾求生的尾巴,如果sal不必在乎工人们的政治压力的话。

    对于不合作大股东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狠毒的计划。

    但是蔡思强非常喜欢,老实说欧洲人的死活关他什么事情,sal只想要tomtom的品牌和渠道,就像当初欧美公司来同国内公司合资,只想要国内市场一样,创造了一款过时的车型都可以卖二十多年记录。

    现在,有机会回收一点利息,蔡思强绝不会介意笑纳。

    ps:抱歉,今天有点晚,小长假,同家人出去了,刚刚码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