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动入股 下-《外星代理人》
第(3/3)页
当然,以军火的暴利来看,不赚钱的概率也不大,虽然在国际市场容量有限,但是仅仅是国内军方的需求就够这个公司过得很滋润了,如果做好了,一年几十个亿收入那是轻轻松松,这笔钱对于杜克这种超级富豪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那几大家族来说却不算少了。
要知道李副主席背后的启阳集团一年辛辛苦苦下来,好的时候也就几十亿收入进项。如果蔡思强策划巧妙一些,将这几十亿进账能够精巧地将大部分分配出去,既让这几位大佬背后的企业不白拿,又让几位大佬承杜克的情,最终以此为纽带建立一个多赢的利益共同体也不是一个梦想。
蔡思强倒是没有怎么想过研发出来的产品竞争不过国内同行,在他看来,有杜克这个无所不能的科技天才坐镇,怎么会输给国内的那些同行,就算再不济也是打成平手,同大家一起分一杯羹。
还是那句话,核电站都能够搞出来的主,要是搞不出几辆新型坦克出来才让人奇怪。何况最为基础的部分,原材料、加工工艺、电子系统研究方面杜氏重工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支撑基础和积累。
加上秦泰然透露军方将会把之前在这方面的设计积累以及部分关键人才折算入股,等于是凭空就拥有了一支完整研发团队骨干,以现在公司强大的经济实力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通过内引外联各种人才加盟,比如通过高薪从欧美、乌克兰或者俄罗斯这些地方挖掘一些相关领域技术高手过来也是可以操作的。
他们毕竟是民营,加上手中有大把的钱,比起军方做事要方便得多。
有了杜克的首肯,一个注册资金为一百亿人民币的杜氏特种机械系统公司悄然成立了,由杜氏重工注入51亿元人民币现金,军方以知识产权和部分生产线入股百分之二十五,启阳集团、龙威集团、天利集团分别注入8亿人民币现金联合成立。
没有收藏的兄弟们收藏一下,您们的每一个收藏对我都非常重要,谢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