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平的冬天-《一个人的抗日》


    第(2/3)页

    受到冬季攻势沉重打击地华中rì军,决心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报复作战,于1940年51rì,发动对李宗仁第五战区地进攻。5月下旬,占领枣阳,第五战区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6月,rì军攻占宜昌,国府都门宣告丢失。宜昌以上的长江三峡段,成为拱卫chóng qìng的最后一道屏障,chóng qìng国民zhèng fǔ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局势

    1940年822,当国民党长江方面战场遭到重大打击,陪都chóng qìng正处在危急之时,八路军突然来了场百团大战,从背后狠狠捅了rì本人一刀子,大大减轻了长江方面的压力。

    rì军从zhōng yāng统帅部到侵华rì军上上下下,对八路军发动的这场突然袭击,尽皆大惊失sè。惊呼“rì军从未想到**势力竟能扩大到如此程度,”“完全出乎rì军意料。”中国派遣军总部急忙从武汉,从上海地区抽调兵力,转属华北方面军,对“过去一直潜伏地下的八路军”进行反扑。

    1941年chūn,华北rì军在对太行山的.|.后,迅速回过头来、集中了七个师团的兵力,向蒋介石在黄河以北的最后地盘――中条山进攻。中条山守军同敌人展开了空前悲壮的殊死搏斗。许多山头阵地被敌机轰炸削

    战一星期,中**队死伤竟达数万人之多!各集团军总司令以下各级将官,都持枪在第一线战壕工事里同敌血战。中条山血流成河,终告失守。

    1940年秋季,德、意、rì三国签订~侵略国家的军事同盟条约,条约中用十分露骨的字眼jǐng告美国。罗斯福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种jǐng告,认为美国已无法避免一战,美国现在面临的已经不是参不参战的问题,而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参战才最有利的问题。罗斯福认为正在进行着的世界大战,好比一场橄榄球比赛,现在场上冲杀的第一梯队有俄国人和中国人,在某种程度上还有英国人。美国要大力支持他们更加英勇地同对手冲杀。美国则应做好一切准备,预定充当球赛进入高cháo后得分的跑手。

    美、英此时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也开始态度明朗起来。10月8,邱吉尔zhèng fǔ宣布重开援蒋的缅公路;12月2,美国国会通过对华借款一亿美元;12月10rì,英国批准对华贷款

    至此,蒋介石敏感地意识到,中rì战争与世界大战终于沾上了边,挂上了号。此一变化,对孤军奋战的中国是很有利的。蒋介石借正式明令chóng qìng为抗战首都之事,向国内外庄严宣言,困难再大也将毫不动摇地抗战到底,中、rì战争只有通过战争的胜利才能得以解决。因此,即使是最体面的和平条件,中国也断然拒绝,rì本把战争强加在中国头上,中国就只有反侵略直至最后胜利。

    ―

    “正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才使得那本能在美国顺利印刷发行。”吴铭吐出一口浓重的白气,“当然,这也多亏了多萝西的四方奔走和游说。”

    “无论从公从私,我也该来北平一趟。”吴铭笑着说道。

    “恐怕不那么简单!”韩寒用手揉搓着耳朵,“要是只带走那个洋妞的父亲,你都来了这么时间了,怎么还没成功,难道一个倔老头你还对付不了吗?”

    “来都来了,一个也是救,一群也是救,索xìng做件大好事!”吴铭搂起韩寒的肩膀,“这些rì子我帮着抗团训练了些人手,燕大里比较进步容易引起注意的学生也撤退了不少,现在就等着把一些老外给弄出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