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童言无忌-《一个人的抗日》
第(2/3)页
“没关系的负责护送的八路军干部正从伤员地窑洞里走出来,笑着说道:“我刚刚看过,那些伤员都挺好的。多谢刘先生妙手回chūn啊!这陕北说可不是想听就能听到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成天打仗的战士,这个机会可是不能错过。”
在这缺少娱乐活动的年代里,那些穷苦人出身的八路军战士碰到这种好事,包括伤员,哪还有那么多意见。
吃过晚饭。村民们已经三三两两地向这里聚集,几个村干部和八路军战士维持着秩序。
“弹起我那三弦定起个音,我说一段往事大家听。却不说前朝往代的人,单说那唐朝手里事一宗。”随着醒木一响,说人开始唱了起来。
说人是两个,一个中年盲人弹着三弦在唱,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在旁击鼓打板。
陕北说长期在农村演出,唱词生活气息浓厚。通俗易懂。唱腔激越、粗犷,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情。曲目内容多以“jiān臣害忠良,相公招姑娘”为主。
“头大如斗,眼赛铜铃。口似血盆、牙赛钢锥,捶头一攥炒菜盆,两只老脚赛门樽”这些词是用来形容古代英雄的。让吴铭差点没喷出来,这血盆大口,獠牙利齿地不整个一妖怪吗,哪里象英雄啦!不过,这陕北说倒是真的与众不同,挺有意思的。
演出结束了,纯朴的百姓依依不舍地纷纷散去,吴铭从兜里掏出两块大洋,走过去,放在说人的面前。
“谢谢先生。”小丫头惊愣了一下,躬身答谢,又对身旁的盲人说道:“师傅,有位先生赏了两个大头。”
“买两件厚实地棉衣!”吴铭不等盲人站起来道谢,摆了摆手,抢先说道。
………………………
第二天清晨,在吴铭的建议下,一行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直去延安,吴铭和多萝西则要稍停留一下,然后将在何雯和新来的延安向导陪同下,先深入其它地方,最后再去延安。
多萝西拉着吴铭和何雯在村子里晃悠,与那些纯朴的农民聊天,问话,很尽职地扮演着一个记者的角sè。
他们的身后总跟着一群孩子,可能是他们头一次看到金发碧眼的洋鬼子,这从他们好奇而又有些害怕的眼睛里能看得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