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收藏故事-《金玉瞳》
第(3/3)页
有人指点我说玉器中67号那只小蟹不错,功好、到代,于是叫小张开柜子上手看了看。蟹肚上从螯开始向下有条隔,被编号纸遮住了看不清有多长。但这只白玉小蟹的雕工确实漂亮,特别是蟹背上的凹凸不平很是逼真。底价800元,不太贵,我有意向的东西又增加了一件。
一口气拍了两百来张照片,数码相机的电池都发热了。下班后回家忙活了四个半小时,裁剪上传发贴子,总算把所有的预展品都搬到了沙家浜和雅昌论坛。这是一次常熟的文化盛事,帮助宣传一下也是应该的。
周六上午从翁馆出来,又去预展厅仔细研究了一番。这天参观的人也多了,内行外行济济一堂评头品足指点江山,更有甚者,忘记了边上有拍品的主人在,于是人声鼎沸一阵响堂,真是有辱斯文。收藏本是高雅之事,但一行也有一行的规矩,即使现在市面上假货泛滥,但也只能在自己的好友中小声交流意见,因为也有可能是你眼力不够误判了新旧,声音大了就容易与人家产生当面冲突,不管是断了谁的财路都不舒服。
24号是星期天,我草草吃完午饭就出门了,先顺路跑了趟银行,去拍卖肯定要备足子弹。其实也并不多,两只笔洗我估计最多只能拿到一件,那只玉蟹我的心理价位是一千五封顶。博物馆后院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待了,不一会儿,报告厅里就几乎座无虚席了,约有两三百人,听说连周边市县都来了不少买主,看来今天的竞争一定很激烈。一点钟整,收藏协会名誉会长徐锦范先生作简洁而又热情开场致辞,秘书长周公太宣布交流会规则。一点一刻,副秘书长张满弓登台,交流拍卖会正式开始。
我的目标在后半段,暂时先看一会儿热闹。第10号拍品清光绪开光人物海碗把拍卖会推向了第一次**,底价3500元,每次应拍加价50元,在竞价超过4000元时,会场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拍卖会上的气氛往往会使人热血沸腾情绪亢奋,在观众的掌声中,应拍者的举牌此起彼伏,最后,这只直径二十厘米的青花薄胎碗以5000元成交。
因为不是每件拍品都有人应价,所以拍卖的速度还算比较快,我估计了一下,四点钟前能结束。
两点多轮到那只小玉蟹,等满弓介绍完拍品,我就举起了号牌,应价800元。预料之中,看中这只玉蟹的人很多,大家你追我赶应价一路争到了1600,我一咬牙又举了下牌,1650,这已经超过我的心理价位了。人争一口气,佛为一柱香,到这种场合、这种气氛中就只能多出点。别人好象都忧郁了,在满弓第二次报价1650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我后排响起鹦歌燕啼般的一声,2000!大家都转过头去向这位应拍者行注目礼,会场上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知是欣喜还是骄傲,我听见她又轻声嘀咕了一句:“50块一次,烦也烦煞忒哉”。遇到大款了,我只能放弃,毕竟那只蟹有点小伤根本值不到两千。如果和她继续扛下去,她有可能会誓在必得,也可能会撤招收牌,如果我以两千几百元的价格拿下了那只蟹,接下来在古玩市场里我就会戴上冲头的“美名”。
90号拍品清光绪粉彩花鸟纹笔洗登场,我第二次应价4200,举牌的手还没有放下,在我左后方就响起了一句干脆利落字正腔圆的常熟话,5000!又遇到誓在必得的主了,放弃。
坐在那看人家兴高采烈,自己却毫无所获,越想越有点不服气。铆着劲等到第154号拍品清同治粉彩花蝶纹笔洗登场,我第一个应价3000元,而且举牌的手就不放下来了,大不了扛到四千块,也要给自己争点面子。没想到,除了我,无人应价。会后有几个人对我说,他们也看中那只笔洗,而且心理价位看到三千五,但看我坚决地在举着牌,就不来和我争了。我说就是啊,跟我争,即使争到了,但价钱一定会扛得很高,那不是在和钞票过不去吗,到时候心疼肉痛还带后悔。
四点钟,交流会顺利闭幕,我也总算不虚此行略有收获。从成交情况和现场气氛来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民间收藏交流活动,难怪周公太有点喜出望外,宣布说准备在春节前再举办一次。呵呵,到时候我也拿点小东西出来凑热闹,因为据我观察下来,近代的、漂亮的、完整的、开门的、五千元以下的瓷器最受欢迎,而我的收藏品都是属于这一类。
第(3/3)页